潘汉年入狱22年,到底冤不冤?毛主席为何对他如此愤怒?

热点 200 0

在革命年代,隐蔽战线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个情报往往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因此,对于曾在隐蔽战线上作出过贡献的人,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错误,组织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但是,在1955年,毛主席却对隐蔽战线的元老潘汉年作出了这样的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

潘汉年入狱22年,到底冤不冤?毛主席为何对他如此愤怒?

这是什么原因呢?

时间回到1943年,潘汉年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结识了汪精卫手下的特务头子李士群,秘密搜集情报。

有一次,李士群对潘汉年说,汪精卫想要见见你。

潘汉年从事这种工作多年,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弊,“利”是可以接近汪精卫,更有利于搜集日本人的情报,“弊”则是汪精卫毕竟不同于一般人,跟他见面,不管有没有发生什么,都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无妄之灾,有口说不清。

但是,潘汉年权衡利弊后,还是去见了汪精卫。

不过,为了不引起那些不必要的麻烦,潘汉年回去后,没有向组织汇报这件事,这无疑是严重违反组织纪律的。

到了1955年3月,中央开会解决高岗、饶漱石的问题,很多和他们有过关系的人,都开始作检讨,交代问题。

借着这个机会,毛主席也向参会人员发出号召,如果谁在历史上有问题,要主动向组织交代,争取宽大处理。

潘汉年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回去后再三考虑,决定还是要把当年去见汪精卫的事说出来,给历史一个交代,于是,就去找到陈毅,把这件事说了一遍。

陈毅听后,大吃一惊,既惊讶潘汉年还有这样的历史问题,又惊讶潘汉年过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说出来,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甚至后者比前者要更加严重!

潘汉年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就写了一份材料,请陈毅转交给中央。

陈毅也不敢怠慢,立即把材料交给了毛主席。

结果,毛主席看后,大为震怒,在材料上批示道:“此人从此不能信用。”

当天晚上,潘汉年就被逮捕,接受调查。

这一查,就是无休无止,潘汉年先是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来又改成无期徒刑,并被永远开除党籍,最终在1977年4月14日含冤离世。

很多人认为,对潘汉年的处罚太过严厉,尤其是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秘密战线上为党做出过很多贡献,更不应该如此对待这样一位革命功臣。

但是,毛主席作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的批示,其实也是出于大局考虑的。

要知道,潘汉年是隐蔽战线的重要成员,他背负的不只是个人的生死荣辱,还有无数隐秘战线成员的生死荣辱。

“面向黑暗,怀抱光明”,这是隐蔽战线成员的基本准则,正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才更应该对党内光明磊落,任何事都不能隐瞒,而潘汉年却将这个秘密隐瞒了12年之久,已经严重违反了组织纪律!

所以,为了严肃党纪,调查潘汉年是非常有必要的,隐蔽战线的工作本来就错综复杂,充满了尔虞我诈,组织有理由怀疑:潘汉年是否还有别的事没有向组织交代呢?

当然,历史是公正的,潘汉年也经受住了考验,到了1982年8月23日,中央正式为潘汉年平反,说:“根据潘案的复查结果,中央向全党郑重宣布:把潘汉年同志定为‘内奸’,并将其逮捕、判刑、开除党籍,都是错误的。这是建国以来的一大冤案,应予彻底纠正。”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固然为潘汉年的遭遇而惋惜,但是也应该吸取教训,既然选择了为党工作,就要严守党的纪律,不能以任何理由隐瞒事实,这是值得每一位共产党人铭记的。

(参考资料:《党史博览》《炎黄春秋》《福建党史月刊》)

标签: 潘汉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