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高考”比拼不尽相同,日韩美印各具特色

热点 151 0

作为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存在于世界上很多国家。不过,由于各国社会条件和教育传统等不同,各国“高考”比拼不尽相同,但同样相当激烈。

2022年“大学入学共通考试”东京大学考场。

各国“高考”比拼不尽相同,日韩美印各具特色

日本:复读生被称为“浪人”

日本的“高考”采取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与各高校自主命题招生相结合的制度,考试大体分为两次。

第一次考试是每年1月的日本全国统一学力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高中教学大纲》命题,考试不分文理科,主要是基础学科。考试结果公布后,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决定报考目标大学和专业。

2月中旬至3月底,各高校自行组织第二次专门考试,主要有笔试、面试、小论文写作、实际操作等各种形式。随后,各大学将综合两次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位于首尔江南区大峙洞的补习班一条街。

韩国:疯狂的补习班“内卷”

韩国的“高考”被称为“大学修学能力考试”,采取必考加选考模式,2022年起取消文理分科。

韩国高考通常在每年11月举行。所有考试集中在一天,上午考韩语、数学、英语,下午考韩国史、探究、第二外语。长达8小时的拉力赛,对考生的脑力和体力是不小的考验。

为了取得好成绩,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去补习班。据韩国教育部和统计厅的数据,2023年韩国中小学学生课外补习班开支达27.1万亿韩元(约合14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5%,创历史新高。

一名学生在美国艾奥瓦大学骑车。

美国:一年能考7次

美国没有统一的“高考”,现行的大学入学评测中,SAT与ACT是由大型考试服务公司组织的、一年多次的标准化考试。

SAT在美国已有近百年历史,考试主要分为推理测验和专项测验。SAT的试题千奇百怪,不完全与中学课程和教材挂钩,没有考试大纲,侧重考察逻辑思维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介绍,SAT一年有7次考试机会,考生可以根据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次数。

与SAT相比,ACT考试题型全部是选择题,分为英语、数学、阅读、科学四部分,考试时间175分钟。它更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考察考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美国国家公平与开放考试中心2月的数据显示,超80%的美国高校实行“选择性考试”或“不考试”招生,这意味着至少有1825所学校不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供ACT或SAT成绩。

印度:世界上最难的高考?

在印度,高中是2年学制,高中毕业时进行会考。毕业后,有2年的大学预科,大学预科毕业时的考试才相当于“高考”。

对印度考生来说,“高考”通常在每年4月至6月举行,正值印度一年中最热的季节,许多考生常常会转战各地参加考试,有的甚至会参加多达20次的考试。

目前,印度最热门的大学是印度理工学院,其自主命题的入学考试被认为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考试之一”。

这些国家将汉语纳入“高考”

2016年,英国将汉语纳入中学课程。为了培养出每年至少5000名能用汉语交流的人才,英国每年投入1000万英镑。汉语已经成为英国“高考”的三大热门外语之一。2019年,俄罗斯将汉语纳入该国“高考”,汉语成为可供考生选择的第五种语言。

西班牙每年约有9000人参加中国举办的汉语水平测试,是欧洲参加这项测试人数最多的国家。此外,法国、希腊、爱尔兰、德国等国也都把汉语纳入了教育体系中。

标签: 不尽相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