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知识 167 0

中新网新疆新闻1月9日电(程垒)2023年初,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王立,作为第十批第三轮中组部援疆专家来到新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担任副主任,到今天,已接近一年。

这一年,在各项临床工作和深入基层的义诊中,王立用自己的医术,为新疆各族患者解决了病痛和困难;

王立: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这一年,在科室基础科研工作中,王立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打造了更好的科研和教学氛围,推动科研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这一年,在学科调研和继续教育工作中,王立深入基层,调研了新疆基层风湿免疫学科建设,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回顾过去的一年,除了工作上的点点滴滴,王立总会想起在下基层调研时,路途中看到新疆大地上迥异于中原的壮美风景,还有各民族同胞初见时那一张张质朴热烈的笑脸……可能自己此次援疆的意义,就藏在这些惊鸿一瞥的美好瞬间里。

出发之前,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分别举行的欢送会上,党委和科室各位领导对王立殷切叮嘱,到新疆后一定要在专业上把各项工作开展好,展现出协和精神、协和风貌,这更让王立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誓要把援疆工作做好。

入疆之前,王立在向上一轮的优秀援疆专家请教工作经验和注意事项的同时,也对自己即将开展援疆工作的平台——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了了解。

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80年代初,独立于1998年,是新疆最早的唯一专门诊治风湿免疫病的特色科室,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有着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及治疗中心,临床治疗与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在全国复旦排行榜上已连续多年上榜,被同行视为西北地区的领头羊。

科室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参加中华风湿病学会全国质控,连续四年准确率在100%,获得国内同行的认可和一致好评。目前已成立风湿免疫内科研究室,肩负着风湿免疫病的基础研究和科研任务。

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上,如何把援疆工作做好?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用共产党员的热情,为建设健康新疆奉献一颗红心——这是王立找到的答案。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开展临床工作后,王立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和医院的各项工作纪律,保持纯净的医德、医风,热情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通过医院多渠道的宣传,王立每周两次的专家门诊和定期周末门诊,吸引了大量新疆本地,甚至甘肃、青海、陕西等地的患者前来就医。包括医院内其他科转诊来的不典型、诊断有争议的患者在内,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2000余人次的接诊。工作超负荷、不停连轴转……作为医生,能够为这些疑难患者解除病痛,让王立感到非常值得。

血小板为0伴各种出血倾向的男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肺内多发空洞、鼻梁塌陷的难治型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听力突失的不典型狼疮的女学生……援疆以来,一个个疑难危重患者在王立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转危为安甚至痊愈。

除了在医院救治患者,王立也积极参加科普教育和健康义诊活动,喀什市、阿克苏市、沙湾市、阿勒泰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这些南北疆大大小小的城市,都留下了她的身影。这一年,她参加科普和义诊活动近20场。

上门义诊时,2023年4月,在和田地区皮山县阔什塔格镇铁热克阿勒迪村进行走访,活动中,一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受病痛折磨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王立。她与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武丽君一起,专门联系了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赵岩教授和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会长曾小峰教授进行会诊,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4个月后再次探访,患者经过治疗已经可以下地拄拐行走,这也让王立深感欣慰。

为了进一步促进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工作的发展,王立无私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领域的优质经验,也积极参与到医院的各项科研立项工作中,包括医院牵头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院长基金“干细胞生物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专项”、2023年度院级科技进步奖等,在这个过程中,王立切实感受到医院在科研方面的不断进步,也对自己能够为医院的科研工作奉献力量而感到高兴。

了解到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争取到了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专项项目,王立仔细了解项目任务书要求和重要时间节点,和同事每周召开一次召开科研核心小组会议,沟通项目实施情况,制定工作计划逐一落实。目前,项目开展顺利,执行情况满意。

借助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平台优势,王立还积极推进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与北京协和医院、香港大学医学院等团队的科研合作,共同制定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多组学等方面研究计划,着手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发病机制方面研究,并联合新疆各地州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开展了多中心RCT研究。

王立还对科室后续科研方向进行了布局,鼓励科室年轻医生积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自治区自然基金、医院院内项目等项目申报工作。她还协助指导6名研究生进行实验室常规操作和科研设计,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每名学生都完成了至少2篇论文的撰写和投稿,甚至有些学生实现了sci文章的突破。

经过不懈努力,科室全年科研赋分在全院首次进入前三甲,排名第三,并获得了新疆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正在积极准备新疆科技进步奖的申报。

在深入基层调研的过程中,王立了解到了新疆基层风湿免疫科水平的参差不齐,看到了患者无法得到好的诊疗的困境,也了解到了基层风湿免疫科医生的不易。

每次有到南北疆基层医院调研的机会,王立一定是武丽君教授团队中的一员。每到一处,专家们都会想办法争取与当地医院负责人会面,对风湿免疫科学科建设发展、人才培养储备及未来发展方向和规划提出建议,希望基层医院可以重视风湿免疫科专科建设,为更多的基层风湿免疫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改善她们就诊困难、治疗不规范的现状。

王立明白,新疆基层风湿免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她与同事合作,完成了新闻稿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促进基层风湿免疫专业发展和提高在路上》,发表在中华风湿病学分会公众号的“健康乡村”栏目,得到了全国风湿免疫专业同道的关注和认可。她还申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湿免疫少见病、罕见病的诊疗巡讲”的继续教育项目,先后在喀什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哈密地区等多个地州、县市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为基层风湿免疫科医生讲授风湿免疫病专科基础知识及疾病规范诊治进展,提高基层医院对专科知识的认识。

援疆任务有时间,援疆工作无期限。在后方单位科主任指导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了“智力援疆创新拓展人才计划——小组团援疆团队”,王立也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所谓“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王立希望在本轮援疆工作告一段落后,还会再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重新回到新疆这片热土,继续为新疆的风湿免疫专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标签: 王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