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瑞:这样你最不在意的东西,其实最值钱丨春节特辑

杂谈 192 0


文/
席瑞

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唯有“相信”,方能笃定。中国新闻周刊及旗下有意思报告推出春节特辑“你永远可以相信______”,邀请10位嘉宾坦露信念、真诚书写,为这个挑战更多又机遇不灭的时代,带来一份坚定,一份明朗。

席瑞:这样你最不在意的东西,其实最值钱丨春节特辑


这是春节特辑的第二篇,听辩手席瑞讲述,你永远可以相信情绪。



很多朋友认识我,是通过《奇葩说》这档语言类综艺节目。也许你会记得我曾经在这个舞台上分享过的一些故事:因为不够坚强而被校园霸凌的故事;因为父母离异而觉得自己被抛弃的故事;以及因为家里贫穷舍不得买一个橘子罐头的故事。


是的,我有一个不幸福的童年,在那里,苦难会造就美德,毕竟人总要创造点东西来证明自己的生活是值得的。而我的童年,唯一的美德就是“懂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那时候的我还不明白,也许孩子可以是快乐的,甚至可以是放肆的。大人们也乐于以“懂事”夸我,仿佛这两个字就是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只要一念,我的一切欲望就能被中止,一切哭声就能被打住。


也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隐藏住自己的情绪,也许你会好奇,这么小的孩子为何可以轻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其实,也不难,当有一天你认为自己是不重要的时候,你的情绪自然也就一文不值。还能委屈的孩子都是幸福的。


这些过往的经历造就了我不敢流露出情绪的性格,尤其一想到我的情绪也许会造成别人的困扰,我就更加有负罪感。我就这样,从一个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大人,变成了一个善于讨好别人的人,却时常忘了自己。


我记得有一次约朋友吃饭,对方迟到了将近2个小时,我在心里已经爆炸了一回又一回,结果朋友出现时,我又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一般,吃完了那顿饭。然而,情绪并不会因此就消失,甚至被压抑的情绪持续得更久,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因为我觉得委屈,但是我又没法表达。然而,我最终也没有因为委屈自己而得到这份友谊,反倒是对方的迟到成为了家常便饭,而我为了逃避自己的情绪最终选择了疏远对方。


在一场对话后,我开始下定决心不再忽视自己的情绪。那时的我,在硕士研究生学习之余,在一所机构教授思辨课程,由于各种原因,我的课酬有一部分忘了结算,我因此陷入了纠结当中。终于,在一次私人饭局上,我抓住机会鼓起勇气暗示了对方,对方果不其然弄错了项目结算,一直道歉。我在收到课酬后连声道谢,无意间说了句“给你们添麻烦了”。时任这家机构合伙人之一,也是后来参加了《奇葩说》表现优异的梁秋阳跟我说,为什么你要道歉?该道歉的应该是我们。甚至你不用道谢,因为你得到这些,说明你值得。


我和秋阳后来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我问他,我有讨好型人格,怎么办。他说了两句让我醍醐灌顶的话:第一句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讨好别人来获得大家的喜欢,说明大家最终喜欢的仍然不是你;第二句是,谁都可以不在意你的情绪,只有你自己不可以,如果连你都不在意自己,那这个世界上就真的没有人在意你了。


走出过去的经历,很难,但也很值得。我尝试调整自己,在第七季《奇葩说》的导师见面环节,很多人会聊过去一年自己的辩论有什么改变。彼时的我,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奇葩说》了,我上台后想了想,和马东老师说,我不想聊辩论了,这个舞台的过去足以证明我的辩论。我说,在过去两年,我录制这个节目好像并不是很开心,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融入过,一直都是顺应团队的需求,顺应辩题的需要。我表达了很多观点,完成了很多辩论,可唯独看不见我自己。我很疏离,我今年的努力不仅限于辩论,我想在这个舞台上,更投入一些,我想展现我不再是一个拘谨的客人,我是一个更有情绪、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者。那一刻,我看到马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拿到了五位导师的通过。


哦,对了,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硕士毕业了。我很幸运,时代的潮流和个人的机遇让我找到了相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一份算得上高薪的工作。我提前去实习三个月,然而很快,我就感觉到了我与团队的分歧。


我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团队认为互联网教育需要靠算法、靠数据,而我觉得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更多难以被数据化的东西,需要依托经验的判断,需要看见“人”的存在。就这样,我陷入了两难。以前,我们打辩论,有一道辩题叫做“高薪不喜欢的工作与低薪很喜欢的工作,你会怎么选”。生活远比辩论复杂,辩论是在两个端点上制造戏剧冲突,以不断打开未曾思考的空间,可是生活拥有更加广袤的灰色地带,需要你在一个区间里不断权衡与试探自己的边界。


眼看着自己毕业了,面对着劳动合同却迟迟不愿意签字,所有的人都劝我快签,难得有这么好的工作。我拨通了我爸的电话,我爸就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工作的时候开心吗?后来,我才明白,很多问题,其实根本不复杂,我又一次忽略了自己的情绪。情绪之所以宝贵就在于它的诚实,它背后藏着你最为在意的东西。


第二天,我终于做了我这些年来最任性的举动,辞职。很多人以为我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很多人以为我提前预知到行业的变化,还有些人以为我是在以此作为改变团队思路的筹码。其实都不是,我只是想起了两句话:一句是我爸说的,工作很长,爸爸工作了快30年,别这么早就不开心;第二句是秋阳说的,如果你都不在意自己的情绪,还有谁会在意你。


辞职的那个中午,我回家睡了一觉。起来后发现天色已晚,手机里的工作软件账号已经停用,我以为我会伤感,结果我开心地在房间里放着歌,跳着舞。情绪不骗人,也是在那晚,我才明白,原来有一天,我的情绪这么值钱呀。

标签: 席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