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升:闭关心态无法助英法重振制造业

行业 176 0

来源:环球时报

有消息称,中国一家快时尚电商有可能在伦敦上市。然而,有英国议员以所谓“侵犯劳工权益”“没有任何环境考量”,以及引起“过度消费和浪费”等理由,试图加以阻止。联想起法国参议院正在审议一项意在遏制快时尚的法案。这些动向,反映出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面对本国制造业所处窘境时,想要简单粗暴地尝试以“闭关”方式来解决问题。然而,这样的闭关心态无法帮助英法重振制造业。

赵永升:闭关心态无法助英法重振制造业

就事论事,一个产品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低,是无法推导出生产该产品的工人要比生产同类产品的工人遭到“更多压榨”、且“没有任何环境考量”,并引起“过度消费和浪费”。后三者均受多个变量的综合效应影响,简单判断必然导致偏颇。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很多政治精英迄今尚未意识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制造业取得巨大成功,是在经历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的“初级工业化”成功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后数十年的“中级工业化”成功建设后的必然结果。笔者长期旅居西欧,充分感受到如今所谓“自由市场”的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在欧盟层面的三大权力机构,还是几十个主权成员国政府,对欧洲市场和各自市场的干预程度之深,他们曾经所言的“自由市场”早已走了样。

如果总结中国制造业的成功,简而言之是12个字:市场开放、要素优化、全产业链。一是市场开放,即将异质度高、发展程度各异的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市乡、区镇等地区市场,最大程度地对内开放且对外开放。二是要素优化,即将制造业涉及的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等几大生产要素,以及制造业依靠的科学技术、工艺流程等一并进行最优化组织。三是全产业链,指的是市场开放和要素优化要惠及所有的产业链,进而实现全价值链的市场开放和要素优化。

依据经济学的单一生产中心理论,即在一个封闭的经济区域内,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该区域内某个产品的工业生产将最终集中于一个生产中心,即单一生产中心。在如同欧洲各个成员国市场的中国各省和自治区市场,尤其在经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之后,市场开放和要素优化的必然结果,便是某种产品的生产,由最初的数个、数十个乃至数百个生产加工基地,最终归于位于珠三角、长三角或中国其他产业集群的单一生产中心。原因很简单,只有单一生产中心才能够聚集最多且最强的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并且能够吸引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实现诸生产要素的最优化,同时优化销售流程,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如此这般生产出来的产品,机械化和数字化程度最高、人工介入程度最低、资本使用最经济,单个产品的成本自然也就最低。这或许才是“Made in China”的真相。

客观而言,针对中国快时尚之类制造业的遏制之举,很可能不只是英法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诚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在世界工业和经济发展史上取得过一些不错的成绩。无论是以蒸汽为动力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以电力为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法英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曾为世界工业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然而,基于资本的垄断性和逐利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产品,尤其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产品的定价上,出于维护资本家高额利润的目的,违反生产和市场规律地数十年维持着诸多产品的高价位。

试图遏制快时尚发展的做法,违背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引以为豪的自由贸易原则,是反全球化的,更是违反世贸组织一直倡导的公平贸易规则。从市场开放、要素优化和全产业链的视角,针对快时尚的举动,说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亟需改革自身体制。它们想要重振制造业,不应靠“闭关”,而应求“开放”。(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标签: 闭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