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craft人类简史:为什么《我的世界》村庄规模这么小?

行业 133 0

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的世界》村庄规模总是这么小?

Minecraft人类简史:为什么《我的世界》村庄规模这么小?

为什么Minecraft的村民总是这么少?

为什么这个世界不存在一个上百人聚居的小村落?

这事儿吧,往浅了说是村民们喜欢如此。但往深了说,这其实和智人发展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01

还记得我们此前说过,Minecraft的村民是拥有特殊“语言”交流的,这种交流就像是一种八卦行为,在村庄每次集会(村庄钟所在的地方),村民每次相遇中互相传达着。

《我的世界》村民传达的信息主要包括:①玩家治愈了僵尸村民;②玩家与村民进行交易;③玩家攻击村民;④玩家杀死了村民。

假如说你治愈了一只僵尸村民,那么这只村民会迅速的将这个言论告诉其他村民,于是这个言论就会在村庄中传播开来,玩家的声望在传播中不断被加权,自然是水涨船高,在交易折扣上也会获得受益。

问题是,这些究竟和我们要聊的“村民规模”有什么关系呢?

02

Minecraft的村庄能够生成村民的数量上限最早有由“有效门”来决定的,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我的世界》的村庄是10个房子,每个房子有10个有效门,那么可生成村民的数量上限也就是10个。

后来Minecraft世界的村民们发生了一次变革,村民的数量上限不再是由门来决定,而是由床来决定。村庄生成的村民的数量取决于有效床的数量和村庄的类型。如果一个房间有两张床,那么这个房间的村民上限就是2。所以村庄中所有的床加起来,就是村民生成的上限。

基于这个生成逻辑,其实不难看出,《Minecraft》世界人类文明属性是以碎片化的,小群落来分布的,一个村庄最多也就十来个房间,自然生成状态下一个村庄的村民能超过10个就算是顶天和罕见了。

那么从智人文明历史的演变来看,为什么会诞生这种情况呢,Minecraft的世界观背景难道不是欧洲中世纪么?

03

其实从智人的历史发展来看,村庄的大小,聚落中人类数量的多少是和“语言”发展程度息息相关的。

研究人员发现,当一个族群成员的数量超过15人时,就必须要存在所谓“首领”的概念。15人以下尚可以平等的规则互帮互助的生活着。

以黑猩猩为例,黑猩猩在自然界中被普遍认为是智商较高的一种生物,它们聚落通常能高达几十人。但是在这背后是拥有一种类似社会阶层结构的东西,雄性首领在族群中有着绝对的权威。故而才可以保持这个小族群的和平和稳定。

而随着黑猩猩的人数不断增加,族群的秩序就会被逐渐打破,慢慢的不少黑猩猩就会以另一种小团体的方式分裂出去。

我们假设,现在Minecraft的村庄是一个拥有50个房子,50个村民的小型村庄聚落。现在玩家伤害了其中一个村民,这个言论开始在村庄中进行传播。以50人为例,只考虑1v1的传播方式,这其中的组合就包括了1225种。

但智人不同于黑猩猩只拥有简单的交流方式,在语言魅力的加持之下,50人1v1,1v多,互相彼此八卦的话,其中诞生的复杂的组合将不计其数!矛盾、冲突、也就会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选出一个首领。

Minecraft的村庄是以“和平”为主基调的,村庄中也并不存在村长、首领一类的领导者。所以想要维持一个村庄的稳定,这种10人以内,10人左右的小型聚落的存在就显得非常的必要了。以语言为传播途径的言论和消息,可以以绝对高效的方式在小聚落中传播!

我们甚至可以推测一下,在Minecraft世界智人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诞生过无比巨大的人数众多的群聚部落。最终也一定诞生了分裂,甚至是战争,才演化成为了如今这般的小规模村庄。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我的世界》村民太爱八卦了。假如Minecraft有了一个上千人的巨大村庄,玩家不小心杀了一个村民。基于合理性的传播逻辑,可能要在几天之后才能传遍每个村民......

标签: 我的世界村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