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么完美,却充满正义与温情:《晋书》,“六朝多少兴亡事”总结完毕

知识 204 0

文|大梁如姬

贞观二十年(646),大唐律历在这年的三月置了个闰。三月又三月,看似时间静止,可曾经叱咤风云的贞观天子已经一身病痛,只能频频回忆前半生。近来,天子愈发感慨人生的有限光阴有限身,总想再做点什么。算下来,武功上,只剩一个高句丽欠收拾,文治上,前五代的历史已经修完,文成武德似乎都接近完美了。深更一人的时候,他披衣秉烛检阅这些成果,突然想起五年前大臣提及的重修晋史,忙去翻阅前代各版本的《晋书》,算下来完整的竟有18部之多。

不那么完美,却充满正义与温情:《晋书》,“六朝多少兴亡事”总结完毕

不过,各点校一二,评鉴独到的唐太宗很快发现了各家的缺点,最终,他下定决心,必须给大唐“上新了!史书”项目再添新料,让政坛首席的房玄龄、褚遂良和太子宫左庶子许敬宗来领衔重修《晋书》。

重修《晋书》的诏令于三月四日发布,房玄龄等人片刻也不敢耽误,抓紧组成“治《晋书》编委会”。这次编纂《晋书》,几乎动用上了当时朝内所有文史工作者和编校者,可谓名家荟萃。编委会团队一共21个人,分工是这样的:

主编:司空房玄龄、中书令褚遂良、太子左庶子许敬宗;编辑/撰稿人:中书舍人来济、著作郎陆元仕、主客郎中卢承基、太史令李淳风、太子舍人李义府、薛元超、起居郎上官仪、主客员外郎崔行功、刑部员外郎辛丘奴、著作郎刘允之、光禄寺主簿杨仁卿、御史台主簿李延寿、校书郎张文恭;校对:前雅州刺史令狐德棻、太子司仪郎敬播、主客员外郎李安期、屯田员外郎李怀俨。

各编辑和撰稿人的主要工作内容,则可以根据个人所擅长的领域再进行细分工,比如,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五行的李淳风主修的是其中的《天文》《律历》《五行》三志。

经过所有编委会成员996式加班加点的工作,这套《晋书》超速超前超额完成,仅仅两年后的贞观二十二年(648)就全部交稿。该书起自司马家创业之祖司马懿,终于东晋恭帝,一共有帝王本纪10卷、列传70卷、志20卷,弥补了《三国志》无志,无法探究当时社会风俗、经济等问题的遗憾。不过,在编纂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一个难题。

众所周知,两晋时期正值华夏圈内各少数民族南下与中原冲突融合之际,这些少数民族首领在冲击中原后,各自建国称帝,也当起了这场游戏的王者。但唐朝是个大统一时代,最是讲究“天无二日”的名分,《晋书》作者不能将这些少数民族领袖也列入帝王本纪,与司马家平起平坐,而必须以晋室作为正朔,那么,这些也曾站上时代巅峰的人,应该归类到哪个目录下面呢?《晋书》编委团队在史海里辛勤搜刮,终于寻到班固和《东观汉记》中的一个优良分类,于是专门为他们开辟了一个叫“载记”的体例,用来区分正朔与番邦。

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点赞《晋书·载记》,说它“简而不漏,详而不芜”,前人的《十六国春秋》完全不能与之相比。

唐太宗拿到全稿后,兴致盎然,甚至决定亲自为晋宣、晋武二帝以及注定要万世垂名的陆机、王羲之写评语,因此,别人的传记最后的评语都是《晋书》编纂工作者写的“史臣曰”,而这四人底下的评语是唐太宗的“制曰”。四篇评论一共只有约2500字,但日理万机的天子能亲自参与,怎么着他的大名也该被打在著作栏上,于是这本《晋书》也有了“御撰”的噱头。

至此,贞观朝对“六朝多少兴亡事”终于上新总结完毕。

标签: 晋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