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究竟长什么样?

热点 168 0

共产主义,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时至今日,都应算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词儿。

记得在我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天,曾经认真地问过我的妈妈:

共产主义,究竟长什么样?

共产主义,究竟长什么样儿?

记得当时妈妈不假思索地告诉了我:到了那个时候呀,我们就可以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对了哦,每天都可以吃到土豆烧牛肉。

说这话的时候,中国社会刚刚进入20世纪80年代。

时至今日,当我们已经每天游走在摩天大厦之间,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之中,并开始追求清淡的饮食,我们会如何为我们的下一代去描述“共产主义”呢?

我想,今天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版本。

严格说来,共产主义不是马克思的首创,它是19 世纪的那一代思想家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的总称。

而在更早的时期里,小说家们已经开始以文学的方式展开了他们的思想实验,而如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思想则在19 世纪中叶开始被各色人等普遍接受和理解。

青年马克思,一个用笔战斗的社会批判者,与当时流行的诸多社会主义者有着天然的关联。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多次提到过“社会主义”这个词,但大家一定要注意:

这里的社会主义,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既不是我们现在作为社会形态而讨论的“社会主义”,也不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口中的“社会主义”,它是马克思基于异化逻辑而推出的一个克服异化之后可能的存在状态。

这又是一个被马克思装了新酒的旧瓶子,大家在阅读到这一点的时候,一定要有所警惕。

那么1844 年的马克思究竟如何“高大上”地理解共产主义呢?

马克思是这样说的: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是不是有点小失望呢?我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是失望的。

觉得马克思好像卖了半天关子,批判了那么多粗陋的共产主义,最后抛出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却也好像没说出什么特别让人感到惊艳的东西。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却觉得这个共产主义是可信又可爱的。

首先,作为一种理想观念,它是成立的,理想总是与现实有距离的,要永远保持一种距离的理想一定是富有哲学高度的一些原则规定。

其次,它还是说出了共产主义的核心观念,即对于私有观念的彻底扬弃,在此,共产主义不是从“私有”转变为“共有”,只是从一个人的占有,变成为一群人的占有。

这就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一个核心设定。对于具体怎么实施,其实当时的马克思也没有想好。

如何发现这个时代的经济运行规律,这个社会最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这些更为现实的问题变成了马克思此后毕生要做的事情。

因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告诉我们,共产主义或许没有清晰的面孔,但它却如同一个灯塔,让行驶在黑暗的大海中的小船有了航行的指引和方向。

来源 |《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标签: 共产主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