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26岁牺牲,其家人过得如何?四弟2016年拿到1元赔偿后逝世

热点 163 0

2015年,一批记者不远千里,带着满身风尘来到了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

这个原名关溅乡的老旧乡镇之所以改名,是因为这里出了一个响彻中华的伟大英雄。

邱少云26岁牺牲,其家人过得如何?四弟2016年拿到1元赔偿后逝世

少云镇很贫穷,不是什么知名的旅游胜地,也没有什么特产值得外地人前来。

记者们之所以愿意来,目的是明确的。

为了采访一位名叫邱少华的老人。

老人很平凡,看面相是个朴素农民或工人。

但他却有着一个英雄哥哥——特级战斗英雄邱少云。

老人已经年近九十岁高龄,精神不是很好,眼睛也有些模糊。

当听到邱少云这个名字的时候,那双浑浊的眼珠立刻射出光芒,仿佛一下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激昂岁月。

当记者问到对邱少云有什么印象,老人沉默良久,只说了一句话:

“我二哥为国家牺牲,是我们家的光荣。”

那么,邱少云烈士牺牲后,他的家人过得如何?如今又怎样了呢?

1952年的冬天,一封紧急电报从朝鲜前线加急发送到了中央军委彭德怀办公室。

彭德怀的秘书收到电报后,一刻不敢延误,快步走向彭德怀办公的地方。

彭德怀整个人埋在文件汇聚成的小山后面,头也不抬地问道:“什么事?”

秘书回答道:“是关于一个烈士的战功评定,下面拿不准。”

“烈士评定的具体标准,不都是已经发给各兵团了吗?”

彭德怀一边说着,批阅命令的手不停。

作为志愿军总司令,朝鲜战场千头万绪都要从他这里经过,一道命令的延迟就意味着很多人的性命。

整个战争的机要,几乎压在他一个人肩膀上。

实在是太忙了,也太累了。

烈士战功评定不是小事,但是中央军委早就针对这一问题划定了标准,清晰明确。

这封电报,按常理来讲是不应该发到这里来的。

秘书迟疑了一下,试探地说道:“这个烈士的情况很特殊,他没有杀死一个敌人,但是做出的贡献很大。所以有关方面关于评定三等功,还是不予评定争吵的很厉害,不得已报上来了。”

彭德怀终于抬起头,锐利的目光中夹杂着疲惫。

“拿来我看。”

秘书伸出双手,把电报递了过去。

彭德怀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仿佛要把疲惫全部吐出来。

他的目光扫过电报上的文字,开始还不太在意,但看着看着,整个人都坐直了。

突然,他像是睡狮苏醒,猛地站了起来。

“特等功。”

彭德怀直视自己的秘书,眼底的疲惫一扫而光,像是燃烧着火。

“这样的战士,一定要评特等功!”

那最后的话几乎是咆哮。

这封电报的主人公,就是邱少云,后来家喻户晓的特级战斗英雄。

这封电报的主要内容,就是邱少云在朝鲜战场的事迹。

几乎每个后来的中国人,都对此耳熟能详。

邱少云自幼失去双亲,一家兄弟四个,年幼之时几乎以讨饭为生。

他在其中排行第二。

大哥邱东云早年过继给伯父,老三邱少全在外乡给地主做长工,很少回家。

邱少华和比他年长四岁的邱少云相依为命,他几乎是邱少云拉扯大的,兄弟感情极深。

邱少云作为特级战斗英雄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的时候,由于通信的不便,邱少云一家还不知晓。

直到195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一文,留守在家的老四邱少华才得知了二哥牺牲的消息。

伴随着消息一同到来的,是军队首长的探望。

这是英雄应得的荣誉。

当被问及邱少云牺牲一事,四弟邱少华泣不成声,但是回答得很坚定:

“我二哥是为国家死的,是我们一家的光荣。”

国家是尊重英雄的。

即使当年的物质条件极为有限,国家也没有忘记对烈士家属的抚恤。

毕竟,一个有信仰的国家,绝不能让烈士流血又流泪。

军队首长带来了中央的决定,为了表彰邱少云同志为国家做出的贡献,邱少云同志在军队享受的待遇依旧发放,用以改善烈士家属的日常生活。

由于邱少云同志去世时很年轻,年仅二十六岁。他还没有结婚,自然也没有后代可以享受这笔抚恤优待。

考虑到实际情况,待遇直接发放到邱少华手中,也算是给英雄的在天之灵一点慰藉。

邱少华一家的生活过得并不容易。

即使是刚从地主手中分到了自己的土地,成功翻身做主人。但是当时生产力的落后,仍然不能给予广大农民富足的生活。

生活质量肯定是比解放前好了很多,但是也只是满足了吃饱饭,穿上衣的需求层面。

遇到不好的年景,挨饿仍然是免不了的。

邱家一家人是可以合情合理接受这笔待遇的。

这不是某种特权,而是对邱少云同志所作出贡献的应有表彰,也是党政军领导一致同意的。

但是,邱少华在短暂的思考后,拒绝了国家的给予。

“二哥的功劳是二哥的,不是我们的。”

“我们没有理由因为二哥而白拿国家的东西。”

“这样做,怕是要坏了二哥的名声,我们自己心里也不踏实。”

邱少华的回答是朴素的,也是伟大的。

“靠自己”

这是扎根在中国人心中朴素的观念信条。

虽然没有接受国家的帮助,但是邱少云留给邱家的信念,却伴随着血脉传承了下去。

自此之后,邱家代代都树立起了报国的志向。

受到邱少云革命精神的熏陶,邱家世世代代立下了参军报国的志向。尽自己所能,用忠诚和奋斗,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1978年,邱少云侄女邱光萍入伍;

1979年,邱少云四弟邱少华之子,邱国明入伍;

1982年,邱少云三弟邱少全之子,邱光忠入伍;

1984年,邱少云大哥邱少东之子,邱光兵入伍。

1:(后排右一)邱光忠;2.3:邱政东

报国的热忱在这一家三代之间薪火相传,熠熠生辉。几十年悠悠岁月流逝,但是邱少云给予这个家族的精神仍旧存续。

目前邱家在军队服役的,是邱光忠之子邱政东,邱少云三弟的孙子,邱少云的侄孙。

在家族从军传统的熏陶下,在邱少云精神的感召下,邱政东于2022年光荣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你们二伯的事情,我说过很多次,要记住。以后长大,莫给你们二伯抹黑。要是结婚生子了,也要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是英雄的后人,世世代代都是英雄的后人!”

这是邱政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转述他爷爷邱少全的话。

邱政参军的宣誓是在连队学习室完成的。

全军十大挂像在连队学习室闪闪发光,其中的第四位是他的二爷爷,邱少云。

在邱少云挂像的面前,邱政东完成了参军入伍的整个流程。

挂在墙上的邱少云,巍巍见证了侄孙参军这一幕。

一个家族精神的传承,跨越几十年的风雨,在此刻形成了闭环。

邱少云家族是中国发展的见证者,是中国精神传承的实践者。

迄今为止,他们都以普通人的身份活着,没有倚仗邱少云的功劳作威作福。

他们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英雄的精神传承不息,但是总有一些人只学会了忘记。

2013年,一个名为“作业本”的微博账号在互联网平台公开发表侮辱邱少云烈士的言论,在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多是社会阅历不足的年轻群体,一时之间被这种言论蒙骗,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所谓的“纠正历史”的错误思潮。

这个影响很恶劣。

总有人忘记历史,但是铭记历史的永远是多数。

更多的中华儿女不会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对于这种歪曲历史,丑化英雄的跳梁小丑,正义的审判正在酝酿,绝不会迟来。

2015年6月30日,邱少云四弟弟邱少华向大兴法院提起诉讼。针对孙杰(微博账号“作业本”实际控制人)的不当言论,要求其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人民币一元。

要求赔偿一元钱,不是为了发财,因为如此微薄的钱物根本发不了财。

这是一种分清对错的象征,是为了捍卫邱少云留下的这种精神。

邱少华此时已经接近九十岁高龄了。

为了二哥的名誉和家族代代传承的精神,他依旧不辞辛劳,往来奔波。

2016年9月20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对邱少云烈士之弟邱少华诉孙杰一般人格权纠纷案一审公开宣判。

遗忘历史的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一个月后,邱少华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邱少华最终保护了邱少云留下来的东西,一如当年二哥保护年幼的自己。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出台并正式实施。

从今往后,侮辱烈士名誉的事再也不会发生了。

邱少华如果能知道,一定会很高兴吧。

标签: 邱少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