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规模和创新驱动生产方式向绿色化转型

知识 125 0

每年的6月5日,被联合国确立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强调环境健康和保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日前,国务院公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我国将通过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行动等十大行动稳步推进节能降碳,支持可再生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规模和创新驱动生产方式向绿色化转型

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约2.5%、3.9%,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约3.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约18.9%。

绿色发展代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面、革命性变革。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兼副理事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绿色发展能够带来就业和繁荣,而中国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充分利用了其规模庞大的市场和创新优势。

展望未来,索尔海姆认为,与中国合作将是全球绿色发展的关键,“如果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不与中国合作,成本要高得多,而且速度也要慢得多。”

广东在绿色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索尔海姆曾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在未来几十年里,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力量,将非常繁荣、非常绿色。再次对话索尔海姆,他又一次对广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效表示了高度的认可。

索尔海姆表示,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核心省份,广东拥有华为、比亚迪、大疆、腾讯等众多领先企业,这些企业在绿色转型和数字技术融合中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广东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解决全球气候环境问题,广东在这一进程中取得的经验将对全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埃里克·索尔海姆。资料图

中国的绿色发展具有世界影响力

南方财经:多年来,全球气候问题的关注焦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全球气候和环境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埃里克·索尔海姆:早期,全球气候问题的关注点主要是每年举行的气候谈判,现在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变为气候问题引发的政治经济问题。如今,太阳能价格下降了90%,比煤炭和化石燃料便宜,风能价格也大幅下降。我们不再需要在经济和生态之间做出选择,而是可以通过绿色发展创造就业和繁荣。中国在这一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南方财经:“绿色”对中国很重要。你如何评价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的绿色发展成就?

埃里克·索尔海姆: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有着惊人的“绿色”成就。近年来,中国的发展重点转移到高质量增长方面,即既要保持高增长,也要采取对民众友好、改善民众生活质量、使城市变得更加绿色美丽的方式。

当前,中国在减少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保护自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四川大熊猫的数量正快速增加,西部的雪豹以及沙漠和山区的雪豹数量也在增加,这都归功于良好的保护工作。中国还在技术上领先于全球,例如中国是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的领军者。

南方财经:如何评价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

埃里克·索尔海姆:中国的绿色发展具有世界影响力,现已成为全球绿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去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投资了超千亿美元,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国每5天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媲美非洲国家的电网总量。奉献的精神、创新的企业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绿色领导者。

南方财经:COP29将于11月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希望取得什么成果?

埃里克·索尔海姆:此次峰会主要关注点之一是气候变化对贫穷国家带来的损失问题。发达国家需要补偿贫穷国家因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害。但比谈判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国需要携手展示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促进商界、政界领袖和民间社会相互激励,采取更紧迫的行动。我期待在位于美丽的里海之滨的巴库了解更多。

规模和创新是绿色转型的驱动力

南方财经:你认为绿色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埃里克·索尔海姆:规模和创新是驱动生产方式向绿色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中国以及印度都有巨大的市场规模,这降低了价格,使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比化石燃料更便宜。

在中国,企业可以在广东生产、在黑龙江销售,这个商业系统能够跨越很远的距离,最终通过规模效应大幅降低价格。过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是高成本的,现在任何国家或企业通过绿色发展都可以为他们大大节约成本。

中国在绿色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因为中国的政策强大而有效,同时也让市场发挥了创新的作用。

南方财经:哪些技术创新将在全球绿色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

埃里克·索尔海姆:能源、交通和自然保护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能源方面,我们需要以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为动力的集成能源系统;交通方面,中国现在销售的新车中有50%是电动汽车,中国的轨道交通里程占世界60%。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交通方式,转向电动汽车以及地铁和高铁。此外,我们需要更好地保护自然,比如通过植树造林,建立国家保护公园,保护老虎和大熊猫等濒危动物等方式。

南方财经: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居世界领先地位,占全球风电和光伏设备的50%。中国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对世界有何积极影响?

埃里克·索尔海姆:中国拥有全球60%以上的绿色技术,分布在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电动汽车、公交车、动力电池、轨道交通等方面。如果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不与中国合作,成本要高得多,而且速度也要慢得多。

我们必须欢迎和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例如比亚迪在巴西、隆基在越南和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参与投资建设。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需要中国企业在全球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全球市场的创新。

广东贡献“绿色+数字技术”融合经验

南方财经:广东的能源消耗总量很高,但能源使用效率在全国领先。在实践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广东可以贡献什么经验?

埃里克·索尔海姆:广东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核心省份,拥有华为、比亚迪、大疆、腾讯、小鹏等众多优秀企业。这些企业也是绿色转型的主角。广东在绿色变革和数字技术变革的融合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广东是中国的“硅谷”,同时也是绿色中心。例如,广东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帮助全球解决气候环境问题。

南方财经:广东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广东探索绿色经济有什么优势?

埃里克·索尔海姆:广东的优势有很多——经济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结构多样等。广东是数字经济的前沿和中心,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可以为传统绿色产业带来巨大的增值。广东还拥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以及专业的产业工人。西方在这些方面正在努力追赶。

南方财经:广东能否成为世界其他地区绿色发展的榜样?

埃里克·索尔海姆: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广东可以成为中国甚至世界其他地区的榜样。广东是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前沿科技和极高的生活质量,这里的人们也参与到了环境保护行动中。

举例来说,广东的电动汽车与电动巴士普及率很高。其中,深圳、广州的城市交通基本都是电动汽车在运行。广东有着全球一流的地铁系统。此外,广东正在逐步加强对红树林以及广东地区森林的保护。综上所述,广东确实能够起到带头作用。

南方财经:广东在绿色转型中如何加强对外合作?

埃里克·索尔海姆:广东应该积极寻求全球合作伙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合作可以使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广东不仅能够将优秀的绿色产品出口到全球市场,还能与市场一同分享绿色发展的技术与经验,并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市场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标签: 索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