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与刘义康关系最好,他为何违背誓言,将弟弟赐死?

行业 115 0

宋文帝刘义隆、彭城王刘义康是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刘义隆排行第三,刘义康排行第四,在几个兄弟之中,两人的关系最好。在宋文帝患病期间,刘义康侍奉医药,“尽心卫奉,汤药饮食,非口所尝不进,或连夕不寐,弥日不解衣”。然而,宋文帝却违背誓言,将四弟刘义康赐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宋文帝与刘义康关系最好,他为何违背誓言,将弟弟赐死?

一、权倾朝野

刘义康在十二岁时,就已经担任冠军将军、豫州刺史、督豫、司、雍、并四州诸军事。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刘义康又被任命为司州刺史,镇守寿阳,还被封为彭城王。424年,宋文帝即位,刘义康更是得到了重用,“进号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两年后,“改授都督荆、湘、雍、梁、益、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别看刘义康年轻,但却很聪明,再加上他的长史刘湛有经国之才,“故前后在藩,多有善政,为远近所称”。当时,宋文帝有意重用宗室,所以在429年征召刘义康入朝,担任司徒、录尚书事。十年后,刘义康“进位大将军,领司徒”,此时的刘永康已经权倾朝野,再加上宋文帝多病,所以“内外众事,皆专决施行”。

二、蒋山之誓

但是,刘义康“素无术学,暗于大体”,他觉得与宋文帝是兄弟,所以“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当时四方进献的奇珍异品,“皆以上品荐义康,而以次者供御”。刘义康的党羽见宋文帝多病,因此有了“宜立长君”的想法。宋文帝对于这些情况有所察觉,在440年诛杀了刘义康的党羽一千余人。

刘裕的嫡长女刘兴弟担心刘义康遇害,她在一次家宴上向哭着向宋文帝请求道:“车子(刘义康的小名)岁暮,必不为陛下所容,今特请其生命。”宋文帝也流下了眼泪,他举手指着蒋山的方向说道:“必无此虑。若违今誓,便负初宁陵(宋武帝的陵寝)。”说完这句话,宋文帝将剩下的酒封存,赐给刘义康,并且亲自写道:“会稽姊(指刘兴弟)饮宴忆弟,所余酒今封送。”

三、还是被杀

445年,“太子詹事范晔等谋反”,事情牵连到了刘义康,最终宋文帝将刘义康废为庶人,“绝属籍,徙付安成郡”。此时的刘义康百无聊赖,在读书时读到了西汉淮南王刘长的故事,他叹息道:“前代乃有此,我得罪为宜也。”两年后,“豫章胡诞世、前吴平令袁惲等谋反”,他们占据郡城,想要拥戴刘义康。

江夏王刘义恭担心有人继续利用刘义康作乱,于是提出“宜徙广州远郡,放之边表,庶有防绝”。宋文帝表示同意,但还没有出发,就又出事了,负责监控刘义康的沈邵病死,所以刘义康一直留在安成郡。到了451年,北魏大军南下,直抵瓜步。刘义隆违背了誓言,怕有人利用刘义康作乱,于是派人“中书舍人严龙赍药赐死”。刘义康信奉佛教,不愿自杀,“乃以被掩杀之,时年四十三,以侯礼葬安成”。

参考资料:1.《宋书》;2.《资治通鉴》

标签: 刘义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