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宁格勒:俄国飞地,曾是普鲁士的都城,为何没有德意志的影子

热点 160 0

俄国地大物博,坐拥1709万平方公里,是目前地球上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大的地盘上,有那么一小块地,显得有点儿不合群,这便是加里宁格勒。

为啥说它不合群呢?因为加里宁格勒,压根就不跟俄罗斯接壤,是一块正儿八经的飞地。它夹在立陶宛和波兰之间,面积约1.51万平方公里。这地方距离波兰的华沙约400公里,距离德国柏林约600公里,距离莫斯科却有1200多公里。

加里宁格勒:俄国飞地,曾是普鲁士的都城,为何没有德意志的影子

既然与俄国相去甚远,又不跟俄国连成一片,为啥加里宁格勒还能成为俄国的地盘呢?而且还是俄国唯一一块飞地。


加里宁格勒,原名柯尼斯堡,是普鲁士的首都。

这地方原来是普鲁士人的聚居地,1226年波兰王子康拉德公爵,邀请条顿骑士团东征,征服了这片地区,在这里建立了柯尼斯堡。

由于条顿骑士团此前从神圣罗马皇帝那儿讨来了一份诏书,东征得到的地盘,都归条顿骑士团所有。因此这次东征以后,他们便在普鲁士建立了条顿骑士团国,首都便是柯尼斯堡。是波兰王国的附属国。

1525年,条顿骑士团国宣布世俗化,普鲁士公国由此成立,柯尼斯堡自然成了该公国的首都,王室为霍亨索伦家族。无奈,条顿骑士团建立了普鲁士公国的雏形,结果却连一块立锥之地都没有了。

到了1701年,腓特烈在柯尼斯堡加冕称王,普鲁士公国晋升为普鲁士王国。这个时候霍亨索伦家族便将都城迁徙到了柏林,至于原来的普鲁士公国,则成了普鲁士省,而柯尼斯堡则成了普鲁士省的首府。

虽说柯尼斯堡是普鲁士王国的发源地,奈何此时的普鲁士更希望能向欧洲腹地挺进,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显然柯尼斯堡的边缘位置,已经不能满足霍亨索伦家族的野心了。

由此可见,在此之前,柯尼斯堡,一直都是普鲁士的地盘,和俄国人还真没什么关系。但是从18世纪中叶开始,柯尼斯堡逐渐进入了俄国人的视线当中。此后历经3次相遇,柯尼斯堡正式成了俄国的一部分。

第一次相遇,七年战争时期。

1758年,沙俄在七年战争中,还真的短暂占领过柯尼斯堡,但很快又被普鲁士王国给抢回去了。这是俄国人第一次正式接触到柯尼斯堡。

第二次相遇,反法同盟时期。

1806年,普鲁士王国的大军被拿破仑一顿揍,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只好从柏林一路退败到柯尼斯堡抵抗法军的进攻。

关键时刻,10万俄军前来为普鲁士助阵,这也是俄国人第二次与柯尼斯堡接触。不过很可惜,拿破仑太强了,法军还是占领了整个普鲁士。普鲁士也不得不割让了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法国,才勉强复国。

第三次相遇,二战后。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式将普鲁士王国改成了德意志帝国,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柯尼斯堡依旧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手里。

1919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一战中被协约国击败,德国组建魏玛共和国。柯尼斯堡虽然还在德国手里,却已经被“但泽走廊”给分割开了。但泽走廊是德国割让给波兰的,柯尼斯堡自此成了德国的一块飞地。

二战时期,德国拿下但泽走廊,闪击波兰,这么一来柯尼斯堡和德国本土再次连成一片。不过1945年,二战结束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德国是战败国,因此国土被瓜分得四分五裂。其中柯尼斯堡地区,被苏联占领,这是俄国人和柯尼斯堡的第三次相遇。不过这次相遇,是异常惨烈的。


三步走原则,让这里彻底俄化。

这是沙俄征服土地一般采用的办法,没想到二战以后,这一传统,苏联也完美地继承了下来。

第一步,征服这片土地。

1944年,苏军炮轰柯尼斯堡,大量德国人逃离了这里。数日后,苏军进城,发现这里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自此,俄国人正式征服了这片土地。1946年,为了纪念苏联话事人之一加里宁,苏联将这里改名为加里宁格勒。由于当时立陶宛是苏联的一部分,所以加里宁格勒与苏联本土是接壤的,并不是一块飞地。

第二步,赶走或除掉这里的原住民。

由于德国人突围成功,大量当地德国人逃离了柯尼斯堡,不过依旧有10几万人遭到俘虏。这些人可没有资格继续生活在这里,不是就地处决,就是被送到西伯利亚挖矿了。

因此,这个普鲁士的龙兴之地,再也看不到半个德意志人。而且这里的德意志建筑也都被摧毁,因此加里宁格勒完全迎来了新生。

第三步,迁徙本国国民前来定居。

这是征服一片地区以后,最直白的办法。苏联将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赶走,迁徙了大量俄国人到克里米亚定居,这才有了后来投票90%多的情况。

当年沙俄征服外东北的时候,也是转移了大量俄国人前往定居,给了他们大片土地。这才使得沙俄在外东北站稳了脚跟。

所以说迁徙俄国人前往加里宁格勒定居,成了苏联征服这片土地的最佳办法。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直接迁徙立陶宛人来这里定居呢?毕竟两地文化相同,又靠的近。


苏联分财产的时候,不太公平。

加里宁格勒距离俄国那么远,距离立陶宛最近,大家都是苏联的成员国。可偏偏苏联将加里宁格勒分给了苏俄,这就显得太不公平了。

虽说都是自己的儿子,但是有些儿子是亲生的,有些儿子则是抱来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1991年分家的时候也一样,为什么俄国能分到苏联绝大多数家产?无论是工业设施、蘑菇还是土地,都是所有加盟共和国中最多的,亲儿子就是亲儿子。

所以很多人说沙俄、苏联和俄国,是有本质区别的,还有人说,沙俄犯下的错,立陶宛、拉脱维亚、格鲁吉亚等等这些小国家也一样要负责,因为他们也是沙俄的一部分。

其实这就有点双标了,有好处的时候,俄国一家独大,要背锅的时候,就开始扯大家要均分了,你说这有道理吗?

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其实俄国永远都是主体,俄国人永远都是主体民族。没有这个主体,沙俄和苏联是很难建立起来的。俗话说,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享受了服务,也得承担相应的义务才是。


飞地的由来。

加里宁格勒是在1946年分给俄联邦的,那时候苏联很大啊,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都是他们的地盘。因此不存在飞地的问题。

可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下岗前几个月,就出来单干了,这事儿直接导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加里宁格勒和俄联邦分开了!

几个月以后,老大哥彻底下岗,加里宁格勒自然就成了俄国的一块飞地了。时至今日,这里已经完全没有了德意志的任何影子,满大街都是俄国人和俄国建筑,恍惚间,让我想起了海参崴。

标签: 加里宁格勒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