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让你搞懂什么是蒙台梭利

知识 141 0

前言:作为一个在德国“实践”了三年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老母亲,对于蒙氏教育,从一开始的“不明觉厉”,到陪伴神兽进行了三年的“深入体验”,就让老母亲来给大家系统的扒一扒,教育体系中最著名的“蒙台梭利”到底都是啥?


一篇文章让你搞懂什么是蒙台梭利

一、蒙台梭利的起源

蒙台梭利最早被创造出的著名教育体系,距今已经一百多年!然而其强大的生命力,使其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教育体系之一。也许你没有想到,这个最出名的体系,竟然源自一战前“小小”的意大利。每一种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要想理解透彻,就得采访一下创始人——玛丽亚·蒙特梭利女士。

蒙台梭利女士是一个研究教学法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嘛,就是要做做实验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于是,她把一群弱势群体小孩(主要是自闭症儿童)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班,看看能不能通过她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至于实验结果,你们都已经知道了......

玛丽亚·蒙台梭利曾经被印在意大利里拉上

通过持续不断的观察和与孩子们的合作学习,蒙台梭利女士总结出一套心理学的人格形象:她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教师”,她尊重孩子是“有能力树立自己个性的,有良好的自我活动能力,和专注力的成熟的人“。

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人们在特定的生活阶段(即敏感期),会很容易学习某些事物。她将这种接受能力比做“犹如一束聚光灯,瞬间照亮了室内的某个区域”(《蒙台梭利的孩子们不同》,1980,第64页)。而如果孩子错过了这个敏感的阶段,那他只能在特别意志力和努力下,才能获得相应的技能。

二、蒙台梭利的组织形式

在此人格形象的认识基础之上,蒙台梭利女士创造出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那就是“个体能力的发展是由孩子自行完成的“。但这需要提供以下两个条件:

一方面,这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教室是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目前所需的材料。另一方面,一个会善待孩子的教育者,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

如果看完以上理论,你对蒙台梭利教育法还是感觉云里雾里,那就让我用一句话总结如下:蒙台梭利就是把世界装进教室里,把教学落在教具上;通过孩子自行操作教具,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

于是在蒙台梭利教室的教室里,人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在众多教具中选择了下面这堆数棒,饶有兴趣地在那摆一摆,比一比。老师看到了,走过来观察,找准时机引导:“那边还有一盒数字,你可以把它们摆在相对应的数棒旁边吗?”小朋友玩会了,又自己跑去选了另一套教具接着玩。

即蒙氏教学以各类教具为基础,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会为孩子提供适时引导、反馈和记录。

三、蒙台梭利的特色1.海量教具是其最大特点

蒙台梭利一共有将近400多种教具,包括感官,数学,文字,科学文化等各种主题。在德国的这家蒙台梭利小学里,教育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语言能力

如通过单词符号(名词,形容词,动词等)来了解语言的语法结构;使用不同的图形(圆、方形、三角形等)将句子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主语,谓语和宾语等),并学会正确的组织和使用它们。


数学能力

如通过小木棍,小珠子,小卡片来学习数字概念和加减乘除。数学这方面的教具,设计得尤其强大,真的能把一些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数量,运算等,真正的具象化,让孩子用眼睛看,用手摸,就可以体会。

科学文化

如地球及其结构、宇宙、动植物等(卡片、地质工具包、拼图等)。

2.学习不是通过“讲授”,而是通过“工作”自行探索

孩子在蒙氏教育的学习完全不是通过老师的“讲授”,而是通过孩子不断的“工作”,摆弄教具,自己探索明白的。

玛丽亚·蒙特梭利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孩子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因为自由选择的工作,将有助于孩子达到真正的专注。在这种专心致志的工作中,孩子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创造了与现实相处的机会,并获得了社交技能。而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从而习惯于集中精力工作,它可以训练出孩子的耐力、决心、可靠性、及努力工作的意愿。

3.看似“佛系”的老师,其实大有讲究

当然了,如果指望把教具丢给孩子,孩子就自己琢磨明白加减乘除、语言科学,那也是不可能的,孩子的学习,肯定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辅助。

蒙氏教育的指导就非常有讲究,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定要刚刚好,才能发挥孩子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这个指导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老师观察孩子,并准备建议孩子是否犹豫不决并需要帮助。然后,老师可以指导孩子选择工作。学习阶段,避免干扰孩子是此阶段老师的任务。确认阶段,老师才应转向孩子,并在必要时对其“工作”进行评价。

所以,真正经过认证的蒙氏老师,需要通过很长时间的培训,记住所有教具的正确演示方式,演示得不对,就没办法帮助到孩子,还要学会观察孩子,孩子什么样子需要干预,什么情况不需要干预,都有讲究。

4.混龄的伙伴,让每个孩子都能教学相长

在蒙台梭利教学法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在同一个班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之一。在混龄教学的情况下,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不同的组合,既能成为年龄最小的角色,也能成为年龄最大的角色。

小孩子可以和大孩子学,感觉更亲切,大孩子可以教小孩子,增加自信心和领导力,讲解之后自己的领悟也会更深。另外,这样打破年龄的界限,也能够尊重孩子独有的发展速度,让先进的孩子能够发挥优势,学到更多的东西,比较落后的孩子也能够不受打击,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

四、蒙台梭利之我见

综上所述,蒙台梭利这个系统虽然看上去不错,但其专业性之高、成本之巨大、教育组织形式之特殊,必将使其成为一种小众的教育体系,而无法在普通大众中推广开来。但何其有幸的是,我们在德国定居的小村子里,就有一家成立已经50年之久的蒙氏小学,还是对口的公立小学,于是兔宝就名正言顺的进入这高大上的蒙氏教育系统。下面我就来说道说道,兔宝在这个一到四年级混龄的、班主任负责全科教学的、天天摆“教具”又没回家作业的学校里,开开心心渡过的人生中最初两年的学生生涯。

在一个“德语和数学都是体育老师教的”混龄小班里,兔宝上课的日常是孩子早上先围成一圈开晨会,接下来同学们各玩各的教具,不懂的问老师或者问高年级的同学。下午集中做作业,二点结束学校学习后,孩子可以继续留在学校上兴趣班,或者放学回家继续放养。

刚开始接触这种教学模式时,总让我有一种恍惚来到了国内的某个山村小学的感觉。第一次接触蒙氏教育体系的家长们,都对蒙氏体系应用于小学教育,持非常怀疑的态度:“这么小的孩子,不听老师讲授内容,就靠自己玩教具能学会什么?他们能安静的坐下来并集中注意力完成所谓的‘教学工作’吗?一个班级里所有科目都是一个老师教,而且老师还要负责管纪律,学习真的有效率吗?“

面对来自家长们排山倒海的各种疑问,学校每一两年就会组织专门的教学体验,让家长亲自来摆摆教具,听听老师的指导,再接受校长对蒙氏教育宣讲。时间一长,大家也就能理解这种模式为何能持续50年之久了。

这所学校也的确为很多优秀的孩子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少部分优秀的孩子在四年中完成了跳级,大部分毕业生也都能进入当地最好一档的文理中学或考上私立中学。兔宝经过两年的蒙氏学习后,从基本不会说德语,到离开德国时拿到老师各科高于班级平均水平的学业评价,我们的确感受到了蒙氏教育对孩子的正向引导作用,比如激发兴趣、增强动手能力等。


但我仍不认为,这种教育应当作为一种普遍的模式,向全社会进行推广;可能蒙氏教育最适合的阶段,还是学龄前的幼儿园阶段。我的理由有如下三点:

1. 通过教具进行学习的效率太低

在教学体验中,我尝试用教具摆弄了一回四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这是四年级学生必须要掌握和通过的内容。由于不同数位上的数字用不用颜色的珠子代替,因此每乘一次就要重新调整一次珠子的颜色和摆放,等我将八次乘法和一次加法算完,足足用去了10分钟......可能这样的方法更能让孩子理解乘法的算理,但是作为已经可以在纸面用竖式熟练计算两位数乘法的四年级孩子而言,这样的“为学习而摆教具”的方法,不可谓不低效。特别对于那些耐性欠缺、活波好动的男生,这样的学习谈不上兴趣,简直是折磨了。

这种低效率的学习在幼儿启蒙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到小学高年级还这样学,的确有点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了。

2. 自控力强、比较安静的孩子更适合蒙氏教学法

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也可以看出,蒙式教学需要更加强调纪律、注意力和自控力。但是孩子的发育是各不相同的,很多好动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自控力差的孩子,就会与这样的教学理念格格不入。

所以,不同的孩子在蒙氏学校的体验,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有的孩子会在里面非常开心,学到很多东西,自理能力很强,还越来越有独立自信;但是有的孩子就会感觉难以适应,因为他擅长和喜欢的事情,这里不被鼓励,甚至会被压制,就会让他很痛苦。

3.蒙氏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利于义务教育公平性的体现

之前已经提过培养一个蒙氏教育的专职教师是需要经过非常多的培训的,在兔宝的学校里,每个班的班主任也都是经过蒙氏认证的教师。但即使是如此,但他们带教班级的学习情况,却还是体现出极大的差别。学习效果肯定是有好有差的,但教学内容都有所不同,使用的教材和练习的题量也都不同,这就不经让人怀疑这种赋予孩子极大自由的学习模式,监督者的责任过大,而且是一位或两位班主任带教所有科目,他们一旦没有执行到位,那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得的教学公平性都无法保证了。


后记:虽然说我们最终回国的决定是千丝万缕的原因构建而成的,但兔宝这所蒙氏小学的学习风格,也的确是压倒骆驼的其中一根稻草。蒙台梭利体系诚然是非常优秀,否则也不会延续数十年至今尚存。但是在这里还是要奉劝各位父母,请从自己孩子的个性,从幼儿园或学校的师资水平,理性慎重的考虑要不要让孩子进蒙氏,千万不要盲目的去跟风,或者对蒙氏有很多非常不切实际的期待。

标签: 蒙台梭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