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YUE | 李泽湘:大疆、云鲸、海柔……他们成功的共性在哪里?

杂谈 190 0


红杉YUE | 李泽湘:大疆、云鲸、海柔……他们成功的共性在哪里?

在红杉内部,李泽湘教授不仅是一位合作密切的伙伴,还是一名被投资人重点研究的对象。


原因很简单:在中国,目前找不到第二个能够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里,批量参与并打造了如此之多的“独角兽”公司的人。从大疆、云鲸、海柔,到固高、正浩、希迪,李泽湘在这些公司里均扮演了伯乐、军师或“关键先生”的角色。


在YUE 03期的“产品”模块上,12位早期创业者来到了位于东莞松山湖的XbotPark机器人基地总部,这里是李泽湘和团队的大本营。他所领衔的XbotPark体系,聚焦于机器人和智能硬件产业,已经孵化和培育出了140多家硬科技公司,包括1家上市公司和7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


在近两个小时的深度交流中,李泽湘详细介绍了XbotPark的发展脉络,以及在他眼中,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创新公司不断在这个体系中涌现。



寻找“反共识”


将实验室成果产业化,这是创新技术和趋势落地的一项共识。过去二三十年,数不清的教授创业、科学家下海,成为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股浪潮。

然而在李泽湘看来,虽然有成功的案例,但肯定不是效率最高的那个。

1992年加入港科大的李泽湘,经历了一段传统的教授生涯:教课、写论文、组建课题组、申请科研经费。但很快,作为一名那个年代少有的outlier,他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位香港商人在生产罐头盒子的时候碰到了难题,斥资买来的日本设备却切割不了马口铁,原材料在顺德的工厂里积压了好几个月。在向国内多个高校、研究所的工程师求助无果后,这位香港商人在李泽湘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张空白支票。

“价码随便开,如果再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公司就要倒闭了。”

李泽湘的一位研究员,去顺德工厂里呆了一个月,最后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

学校研究和产业相结合,这让敏锐的李泽湘隐约发现了一个突破口。然而在90年代初期,这并没有成为一项共识。“事实上,怎么去结合并不清楚——是做成项目,还是做成产品,我们讨论了挺长时间。”

1998年,随着深圳经济的腾飞,技术和产业的结合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密。港科大应内地邀请,选派了不少教授去深圳参与企业合作。但好景不长,缺乏商业经验和对实践兴趣并不高的教授们纷纷撤回,回到了论文、教学和申报课题的生活中来。

但李泽湘不是其中之一。在共识中寻找“反共识”,李泽湘和他的几位同事,转而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这和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有很大关系,因为传统的体制下,我们的大学要么是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要么是给大公司培养人才,特别是我们的工科教育,缺少了从早期就让学生开始动手实践的部分。

一次偶然的机会,不同于其他教授忙着写论文,李泽湘接手了一门机器人比赛的课程。这让他发现了新的可能性。“本来是一个比赛,但我说要去试试,把它变成了一门课去招学生。”一开始,这并不是一项受欢迎的课程,因为这个新课程的理念有悖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现在叫project-based learning,你需要从设计、制造、生产各个环节自己把控,遇到了工程问题要想办法解决,还要去联系供应链,做机架、模具、焊接等等,还要不断迭代,保证参赛作品的稳定性。”

“成绩好的学生都拿到奖学金出国了,反而是一些‘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喜欢折腾、捣鼓新鲜玩意儿,加入了进来。学生自己找课题,老师帮忙找资源、资金进行支持。”

这几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就包括大疆的创始人汪滔。

随着大疆的起飞,教授李泽湘的这次创业,终于达成了PMF,这也成为了他和团队日后建立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开始,“独角兽”们也开始在这里批量涌现。

“我们颠覆了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用一种reverse translation的方式,从找问题入手,在工科领域找到了突破口,让学生、年轻人成为技术产业化落地的主体。”

而在千千万万名学生中选出最适合创业的,李泽湘也颇有心得:“总体来说,在智能硬件领域,本科生比研究生要好,研究生比博士要好,博士比教授要好。产业化落地的技术水平,本科就足够了,后面都可以在创业中边干边学,而最需要激发和保护的,是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动力,不要被传统的教育模式削弱。



迭代,持续迭代,快速持续迭代


“迭代”是李泽湘在给YUE 03期学员分享中,提到的最多的词。

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成功,在李泽湘看来,离不开大湾区的供应链。“过去在学校,给加工车间安排一个活,一个月之后才能交给你。后来在教机器人比赛的课程时候,我经常往返香港和深圳,我的学生白天坐我的车来,晚上坐我的车回去,一个白天的时间,深圳的工厂就把模具或者机架做好了。”

后来,无论是大疆、云鲸还是海柔,都在大湾区丰富且高效的供应链下如鱼得水。“我们有世界上最完整、最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体系,最适合大湾区年轻人做的,就是product-based的公司。大湾区的迭代速度是硅谷的10倍,而我们的成本是它的1/10,我们每投入一块钱的产出也是它的10倍,三个10乘起来就是1000倍。如果这个优势不被利用起来,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谋求向机器人转型的戴森创始人James Dyson曾经来到松山湖XbotPark机器人基地向李泽湘“取经”,李泽湘也受邀前往戴森在帝国理工的机器人实验室,了解这样一家产品驱动企业的发展。“我们最后得出的结论很相似,只有在C端打造出一批全球知名品牌,才能给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带来强大的驱动力,材料、核心部件、装备工厂等等才能实现转型升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车头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在李泽湘看来,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他在XbotPark体系下总结出了三条经验:创业成败的关键在人,尤其是创始人定义产品的能力好不好,技术牛不牛,还有一点,就是供应链能不能跟得上,而这是大湾区的独有优势。

“有了这些,年轻创业者要做的,就是迭代,持续迭代,快速地持续迭代。”XbotPark在寒暑假办有训练营,用3-6个星期,让入营的年轻学生不断试错,用一套方法和体系去训练他们怎么选方向,怎么定主题,怎么去获取资源,怎么去做市场调研和整合工程技术供应链,然后在原型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快速迭代。



硬件创业,就是要先玩起来


谈到硬件创业,李泽湘认为这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和软件创业有比较大的区别。“首先就是年轻人往往是从一个很小的个人爱好或者是热情出发,在一个相对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不带功利心地找到自己最极致的兴趣点;其次,硬件创业对产品和技术迭代的要求很高,所以他需要有非常大的耐心去一遍遍迭代产品,这也需要投资人的心态发生变化,从‘猎人’转向‘农耕’。

李泽湘毫不避讳对年轻创业者的青睐,特别是在硬件领域,他认为20-30岁的年轻人有更大的可能性。“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往往有一种难得的自信。”李泽湘说。

这让他想起来当年的汪滔以及云鲸的创始人张峻彬,他们去参加展会,看到国外巨头推出来的东西,“言语评价中带着一种强大的藐视感。”李泽湘解释说,“这种藐视感不是傲慢,而是‘我也能做出来,而且能做得更好’的自信。”

身兼多个身份的李泽湘,是上市公司创始人,是独角兽企业董事长,是工程领域的科学家,是教书育人的教授。当被问到他最认同自己哪个身份的时候,李泽湘回答:归根结底,我还是个老师。

在李泽湘看来,过去二三十年,包括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现在可以依靠XbotPark,一点点把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做起来,在年轻学生中不断发掘出有所作为的创业者。

“如果我不去做这个东西,会觉得是个很奇怪的事情。”

标签: 李泽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