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附名单)

行业 116 0

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2021年编制完成了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方案;“

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区别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附名单)

很多人看到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因为“重点”两字,直观感觉后者比前者要“厉害”,含金量更高,事实上事实上恰恰相反,两者的目标定位、管理方式和支持强度存在很大的区别。

国家实验室

是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竞争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和重要载体,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等,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原始创新能力的引领带动作用。国家实验室是国家规格最高的实验室,是国之重器,按国际一流标准建立的,基本涵盖本学科领域所有研究方向。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是面向国际科技竞争的创新基础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则代表着某一领域的突出水平。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依托单位申请,国家相关部门遴选评定,评上后以后可以从国家主管部门得到相应资助,全国有数百个,而且研究方向比较单一。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某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在科学前沿探索研究中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原创成果;或在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中具有创新思想与方法,实现相关重要基础原理的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或集成;或积累基本科学数据,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供支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实验室建设历程

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03年以前,建成并运营的国家实验室有5个。

2003年后,科技部陆续批准筹建15个国家实验室。

2015年,15个筹建中的国家实验室里,有1个国家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的批准立项并试点运行。

2017年,有5个国家实验室(筹)和2003年以前建成的1个国家实验室转成6个国家研究中心,剩下的9个国家实验室仍处于筹建状态。

截至2022年1月,北京已挂牌成立中关村国家实验室、怀柔国家实验室、昌平国家实验室。

上海挂牌成立浦江国家实验室、张江国家实验室、临港国家实验;

注:国家实验室验收标准十分严格,所以国家实验室基本都处于筹建状态,加上体制问题,导致部分国家实验室“筹”字难除,正式获批的国家实验室寥寥无几。

国家实验室名单

6个建成实验室

目前我国已批准成立的国家实验室共有6个,分别是:

1. 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 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 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3. 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4. 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

5 .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 金属研究所(沈阳)

6. 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另外:鹏城国家实验室是中央批准成立的“国字号”科研平台。是国家级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网络通信领域新型科研机构。

6个国家实验室转变为国家研究中心的名单,

1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沈阳)

2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4 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2003 清华大学 (北京)

5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2003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6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2003 华中科技大学等 (武汉)

9个筹建中的国家实验室

1、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 筹建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合肥

2、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筹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

3、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 筹建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4、微结构国家实验室 筹建 南京大学 南京

5、重大疾病研究国家实验室 筹建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

6、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筹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北京

7、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筹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8、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筹建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9、现代农业国家实验室 筹建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6个挂牌成立的国家实验室

1、中关村国家实验室 挂牌成立 / 北京

2、怀柔国家实验室 挂牌成立 / 北京

3、昌平国家实验室 挂牌成立 / 北京

4,浦江国家实验室 挂牌成立| 上海

5、张江国家实验室 挂牌成立| 上海

6,临港国家实验室 挂牌成立| 上海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与布局

科技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激励制度基本完善,实验室经优化调整和新建,数量稳中有增,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截止到2019年初,我国已经建成了60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工程、生命、化学、信息、材料地质等10个学科。其中工程、生命学科较多,均有7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96个,分布于材料、矿产、能源、医药、信息、制造、农业、交通等8个学科领域,其中材料、矿主、能源领域数目占据前三。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108个,其中生物、医学和工程领域实验室数目占据前三,所占比重分别为28.58%、23.81%、13.31%。

如: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硅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