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到底指什么?

热点 153 0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我们从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科学家建造“两弹一星”的动人场面。那么,何为“两弹一星”呢?有人认为,“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实,并不是这样。开始,“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后来,一弹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新中国成立时期,世界大国都已进入“原子时代”和“喷气时代”,然而当时中国常规武器的制造水平却相当落后。经过新中国成立几年的经济恢复,中国的工业和科研获得一定发展,中央做出了发展核事业和人造卫星的战略决策。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发射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所蕴涵的丰富创新精神,一直以来激励着科技领域不断自我突破,也激励着现在和将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自主创新。

“两弹一星”到底指什么?


 




标签: 两弹一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