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网络“名词梗”来源,南北差异大得不像一个省,真“芜湖”

知识 147 0

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谐音梗层出不穷。首当其冲的便是“芜湖”,以前多指安徽地级市名称,现在被用来当做语气词汇。具体含义并不是指惊讶,而是特指游戏玩家太离谱。

众多网络“名词梗”来源,南北差异大得不像一个省,真“芜湖”

蚌埠是安徽省管辖城市之一,现如今也被网友赋予多重含义。首先,年轻人压力较大,情绪崩溃时有发生。“蚌埠住了”以一种特殊角度,进一步体现年轻人高压生活状态。其次,网络用语出现后,便会造成两大影响。一是增加名词知名度,尤其是对于城市名称。二是容易造成学生提笔忘词,导致满脑子都是网络用语。

其实,安徽不仅拥有着十分新奇的地级市名称,而且南北部的风格迥乎不同。温婉中带着娇俏,却充满烟火气和气质风采,这是网友对皖南的形容。

安徽北部居民十分朴素且认真,中式建筑和中式景点占比较大。一边是温暖多情的皖南,一边是典雅和淳朴的皖北,网友无法完成取舍,只好都选了。

除此之外,最让人头疼的还是那读音。北部的亳[bó]州,千万别读成毫[háo]州了;南部的六[lù]安、黟[yī] 县。出门在外,读错 肯定是要被笑话没文化的。

皖南:温婉江南色,名门闺秀风

当游客来到皖南时,岂能拒绝徽派建筑的吸引力。最典型的徽派建筑来自于宏村,山野乡村间,徽派建筑屹立不倒。青瓦白墙,居民怡然自得,树木和水源相得益彰,构成一幅江南水乡画。

接下来,西海大峡谷绝对是游客的不二之选。一步一处景色,一眼深爱,两眼陷入其中,过往游客无一不在感叹峡谷与山竟然能够形成高度契合感。西海大峡谷使游客感受到皖南自然之色,土楼则赋予皖南另外一番特色。波澜壮阔的不复存在,却只留下一片净土。游客到达土楼所在地时,便可感受到身心的沉静。依山而建,却体现山与建筑相统一,居民长期在此处生活,心境更加成熟。

皖南菜也被人们称之为徽州菜,多以炖菜和烧菜为主。当地师傅时刻掌握火候,只为顾客提供口味绝佳菜品。凤炖牡丹、双脆锅巴、徽州圆子,游客只听名字,口水忍不住往下流。其中,双脆锅巴用料颇丰,用鸡汤做底,加入香菇、火腿片等原料。相传,乾隆皇帝对双脆锅巴爱到不行。

总结:皖南景多,口味重油烟,米饭为主食。

皖北:淳朴厚重色,中式建筑风

2014年之前,安徽省提高隋唐大运河知名度,顺便提出文化遗产申请。2014年,申遗成功,淮北市开始修建隋唐运河古镇。现如今,它已经成为我国4A级景区,采用典型隋唐建筑工具及技术,例如雕花工艺,斗拱工艺等。

隋唐运河古镇尽显隋唐建筑风采,中式建筑却不止于此。明清北宋时期建筑影响深远,例如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北宋年间,现已经历900多个年头。古城墙以灰色为主,现已逐渐体现明清建筑风采。

除中式建筑外,淮北小吃闻名全国,例如淮南牛肉汤、鸡丝烩面。前者用牛肉熬制肉汤,牛肉气息扑面而来,香浓十足。后者在烩面的基础上增加鸡肉丝,游客体验颇丰。既可以感受到鸡肉的鲜嫩可口,又可以感受到皖北烩面的不同之处。

同一个省份,南北区域却存在建筑和美食方面的差别。其实,除以上景点和美食之外,安徽省还存在着许多象征性景点,例如安徽黄山。那些还未提到的建筑或景点,游客需要自己发现它们的特色。

皖北:人文景观居多,口味清淡,以面食为主。

这样的南北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你更喜欢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吧。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账号删除!!!

标签: 芜湖是什么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