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中的“一体化”与“高质量”

杂谈 198 0

视频加载中...

拥有9座GDP万亿城市,集聚全国约30%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企业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一群隐形冠军从细分产业赛道脱颖而出……

AI眼中的“一体化”与“高质量”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全球经济地理版图中愈加醒目。一路向“新”的道路上,长三角还能释放出怎样的“爆发力”;未来,这里又将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AI视角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六年,成效如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第六年,成效如何”?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AI,10秒钟后答案揭晓。

AI“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第六年,成效显著。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强劲、创新动能增强、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民生改善等等方面。当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面对这样的回答,工信部国家人工智能标准总体组专家委员、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兆颖表示,这对于AI来说只是“基操”,大模型其实是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的一些成果,做了一个很详实的罗列,而人工智能更大的“本领”是不断去赋能城市发展和千行百业。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注意到,在本周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第四批共5家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授牌,至此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数量扩充至19个,其中有超过半数聚焦新质生产力。他认为,向“新”而行,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方面依赖科技创新占据前沿赛道,同时也要兼顾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让“新”与“旧”找到互相赋能的通道、齐头并进,而人工智能可以成为“钥匙”。

因此,在几乎所有的AI大模型预测长三角未来产业“核爆点”时,人工智能都位列其中。同时“上榜”的还有生物医药、量子科技、新能源等行业。

眼下的长三角地区,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发展之路。随着技术的加速迭代,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已占全国3/5、1/3和1/3。当长三角开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引擎”,未来将会怎样?

长三角的未来,居然连AI都“无法想象”

为了更清晰地描摹未来景象,记者将“2035、未来产业、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量子科技、城市生活”等作为关键词输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四幅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马路上,无人驾驶汽车来回穿梭,天空中eVTOL自由飞翔,住宅建筑被郁郁葱葱的绿色所覆盖……

不过,刘庆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他认为,“未来的生物实验一定是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来完成的”。大模型的“想象空间”受到现实训练物料的限制,因此,“它无法想象出一些特定未来场景”。

未来充满想象空间,但要让“梦想”照进现实,长三角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朱兆颖看来,首先,新技术需要大量的实用场景。比如,人形机器人在2035年“很有希望走进家庭”,但短期内,机器人公司很难做到盈利,这就需要资本的持续投入。另外,如何把国家实验室、高校和企业的研发能力跟市场化的需求有机结合,也考验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之路。

长三角的科创底色如何擦得更亮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今年座谈会期间,首批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成立,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高级副院长丁国杰指出,此次成立的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以及签订的10大事项等,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也提供了具体行动方案。整体来看,这次论坛成果为推进长三角跨地域“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保障。

不过,目前长三角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仍需时刻牢记“因地制宜”。她以“低空经济”为例,从竞争的角度,虽然最终也可以形成市场,一些强有力企业会占据头部,“但确实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说消耗”。

对此,刘庆表示,长三角各地都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但更重要的是上海要发挥龙头作用。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上海要把创新高地做得更高,同时要把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让更多的全球创新要素,通过上海辐射到整个长三角”。

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多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给三省一市带来强劲动力,连年保持全国约1/4的经济总量,也让人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多期待。眼下,新质生产力正在不断赋能长三角的高质量发展,而这也需要各方协同、共同努力,围绕\"高质量\"\"一体化\"的要求,高起点谋篇布局,长三角地区势在必行,也志在必行。

看看新闻记者: 秦扬轲

编辑: 朱声波

责编: 秦扬轲

标签: 高质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