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R”原则,打造居民零废弃生活场景 | 生态文明驿站(Cs131)

行业 166 0

“生态文明驿站”(Eco-civilizationSite,简称Eco-Site)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面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推动可循环回收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个体、团队或机构等,给予支持和公益赋能,鼓励和发动志愿者团队、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及社区等积极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系,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进来。

经历了短暂的沉淀之后,生态文明驿站体系于2023年11月迎来了新成员——张家港市塘桥镇乡土公益服务社。服务社现有独立的办公区域300平米的场地,设有环保酵素区、堆肥区(蚯蚓堆肥、博卡西堆肥、伯克利堆肥等)空中花园、生态厨房、手作木工坊。其中,服务社运用“5R“原则培养居民零废弃生活习惯,在社区一线推动低碳消费实践的创新经验,成功打造“垃圾分类-厨余堆肥/酵素制作-生态种植-餐桌、生活-厨余垃圾”完美生态闭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和认可度。

“5R”原则,打造居民零废弃生活场景 | 生态文明驿站(Cs131)

什么是“5R“原则?即Refuse,拒绝过量消费以及一次性用品消费,以此减少碳排放;Reduce,减少你所需要的消费,配套开展厨余减量、光盘打卡活动;Reuse,重复使用消费过的物品,鼓励青少年开展二手市集,将闲置旧物进行售卖、交换,并通过旧物活动提升居民对低碳消费议题的关注度;Recycle,回收能够充分使用的物品,培养青少年回收再利用的意识和习惯;Rot,残渣堆肥,通过波卡西堆肥、酵素制作、三箱式堆肥方式制作肥料和酵素原液,产出的肥料可以用作农场种植,酵素可供居民日常家居清洁,甚至做成手工皂、护肤品等。

此外,服务社瞄准绿色可持续这一目标,关注到了极具发展潜能的对象群体,举办了一系列富有品牌特色的活动。

生态文明驿站负责人陶勇表示,加入生态文明驿站体系后,张家港市塘桥镇乡土公益服务社将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在生态文明驿站体系的赋能和带动下,不断完善和提升绿色项目的服务能力,重点做好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工作,用1-2年时间推进1-2个生态文明社区、1个生态农场;每年完成生态文明课程50场次;组织开展更多于人民有教、于社会有益的全民生态文明建设公益活动,用创新知识引领发展,用生态文明建设公益之心展望未来。

1、建设生态环保文明实践队

以青少年大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成为新时尚为契机,面向社区开展“清净在源头”和“青小志,你我来守护”项目,促进青少年绿色习惯养成。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带动社区居民参与。

2、打造“乡土公益”环保品牌

以中国绿发会大学生工作委员会为支持力量,发起“乡土生态行动”,吸引张家港在地大学生,张家港籍返乡大学生,张家港市各中小学学生及家长和各种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协调各社区志愿者力量,分时段、分河段建立联巡机制。

3、成立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课堂

以张家港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志愿者协会、社区居民驿站为场所,不定期进行青少年环保教育。利用本地大学生社团、实践队,送教进社区。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类资源作用,创新环保教育形式。

4、设立社区二手交换市场。

以社区为场所,不定期开展“环保嘉年华”活动,鼓励居民将旧物或旧书进行交换。

5、开展低值可回收物回收试点

和当地回收企业结对做好低值可回收物试点工作,结合本地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实际,建立以宣传教育为主的示范点。通过回收流动站点扩大受众规模,提高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率,收获更大的公众效益。

整理/Cherry 审/陶勇 编辑/Leah

生态文明驿站设立推文 图源:张家港市塘桥镇乡土公益服务社

标签: 5r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