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释药——中药黄芩与化学成分黄芩苷(甙)的区别

杂谈 184 0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黄芩

药师释药——中药黄芩与化学成分黄芩苷(甙)的区别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生用、酒炙或炒炭用。其味苦,性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主治: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3.血热吐衄。4.痈肿疮毒。5.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鉴别用药:黄芩分枯芩与子芩。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黄芩甙


黄芩苷从干燥黄芩根中或其他药材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中医认为黄芩苷具有利尿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现代药学研究认为,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还有扩张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心肌收缩能力,防止冠状动脉和血栓的形成。帮助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调节内分泌功能。抑制体内黑色素的沉淀,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防癌,抗癌,抑制体内癌细胞的生长的作用。比如用黄芩苷片辅助治疗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等。


区别

黄芩与黄芩甙的联系与区别,不仅仅是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主要是中药与西药的区别。

1. 黄芩的化学成分中,包含黄芩甙,是黄芩的活性成分之一。黄芩苷不等于黄芩。

2. 黄芩甙,除了来自黄芩外,还可以来源于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叶,茎皮、车前科植物大车前叶。

3. 应用时,指导理论不一样,黄芩甙是化学成分,指导理论是现代药理;黄芩中药饮片,指导理论是中医药理论。

标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