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也门战乱,中国撤侨;2023年,也门依旧战乱

杂谈 205 0

也门,这是一个会让你庆幸自己没有生在这里的国家。

也门人,属于阿拉伯民族,人口约为3300万,分布在也门和沙特阿拉伯

2015年,也门战乱,中国撤侨;2023年,也门依旧战乱

提起也门整个国家,就不得不提及2015年的“也门撤侨”事件。

2015年,随着也门局势恶化,中国海军临沂舰奔赴撤侨民,即“也门撤侨事件”

当时,也门内战规模扩大,形势万分危急,大量外国侨民困于也门亚丁港,其中就包括613名中国侨民,中国海军临沂舰随即奔赴也门,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之下,成功撤离所有中国侨民,此外还安全撤离了279名来世界各地的外国侨民,这次撤侨震惊了全世界,在此前,从未有一个国家能如此迅速且高效地在0伤亡的情况下完成撤侨,连美国都不曾做到。

也门撤侨

2018年上映的中国电影《红海行动》即改编自“也门撤侨”,极大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勇武。

2018年电影《红海行动》

和中国强大的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也门的战乱频繁与积贫积弱,当中国侨民离开这个战火纷飞的是非之地的时候,也门却仍处于枪林弹雨之中,直到今天,这个国家都依旧看不到任何未来和希望。

比起充足的粮食、舒适的床铺和干净的水,人们更可能看见的是枪支、子弹和炮弹。

也门胡塞武装

事实上,关于整个中东的新闻,不是恐怖袭击,就是军事冲突,要么就是难民问题、饥荒爆发,而也门无疑是整个中东情况最糟糕的国家之一,事实上,它甚至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徒有外表,而没有真正的国家建制和凝聚力。

也门行政区划

也门,面积约5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300万,98%都是阿拉伯人,和大部分中东国家一样,也门人也对国家没有什么概念,全国分布着400多个大大小小的部落,也门人的部落认同远远高于国家认同,酋长说话可比总统好使得多。

也门社会秩序荡然无存,很多家庭外出都是要携带枪支自卫的

同时,也门的经济非常孱弱,GDP仅仅280美元,人均GDP仅848美元,在中东都是垫底的水平。吊诡的是,也门扼守着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曼德海峡,可是却战乱频繁。

也门清真寺

这个国家可谓是集中东问题之大成,既有叙利亚的动荡不安,也有沙特阿拉伯的贫富差距,作为世界上粮食缺口最大的国家之一,2015年也门内战爆发后,也门甚至出现了上千万饥民,在21世纪相当罕见。非常难以想象,这个国家近一半的人口连饭都吃不上。

也门临时首都亚丁。2015年,也门首都萨那为胡塞武装占领,也门政府迁都亚丁

和大部分中东国家一样,也门的经济支柱也是能源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全国财政收入的96%,也门也顺理成章地掉入了“资源陷阱”中,那就是越卖资源越穷。然而,也门国内的大部分石油资源也都不在中央政府手里,而是被大大小小的军阀和部落控制。

也门石油

要说爷们有什么比较有特色的,那恐怕只有索科特拉岛了,这个岛上的一切生物都好像“外星生物”,全球只有这里有,最有特色就是龙血树,这种树的汁液是红色的。

也门龙血树

在也门,中央政府能控制的地区和人口其实仅限于首都附近而已,除此之外,97%的也门人口其实都是由各大部落直接管理,这个国家在历史上从未完成民族整合

一个也门女性

也门的宗教问题非常严重,65%左右的人口是逊尼派,35%左右的则是什叶派,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宰政局的都是什叶派政府。最让也门政府头疼的莫过于胡塞武装,这是一支什叶派武装组织,由伊朗支持,由于经济困难,大部分士兵甚至连一双像样的军靴都没有,由此被戏称为“拖鞋军”

红色区域为胡塞武装控制地区

可是人穷志不穷,就是这样一支拖鞋军,却把干涉也门内战的全副武装的沙特阿拉伯少爷兵打得丢盔弃甲。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起,胡塞武装已经和也门政府军打了20多年了,2014年战火重启之后,次年胡塞武装就拿下了首都萨那,今天的胡塞武装已经掌握了也门西北部约为12%的国土,初具规模,未来鹿死谁手真不好说。

2015年,沙特曾出兵帮助也门政府军打击胡塞武装,结果人数装备精良的沙特军队被打得丢盔弃甲

也门算是阿拉伯世界最早发展出文明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处红海沿岸,扼守亚丁湾,在古代是亚非欧三洲的贸易中转站,凭借发达的海运贸易,也门成为了古代阿拉伯世界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又由于靠近印度洋,水汽相比内陆地区充足一点,因此也门也发展出了相对成熟的绿洲农业。

也门的南方地区是农业区,但大部分的地区仍然是沙漠地区,因此,也门南北分化很严重,北方的沙漠游牧部落也经常洗劫南方的农耕部落。在古代,依托着航海贸易,也门很早就有了封建王朝,分别发展出了麦因、萨巴和赫米叶尔三个朝代,由于位置好,国王还曾经接见东罗马帝国的使臣。

沙漠鬣蜥,也门人最常见的肉食来源

也门一开始是波斯帝国的附属,7世纪之后,阿拉伯帝国崛起,伊斯兰教开始大规模传播,628年也门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版图,自此成为阿拉伯帝国对外的一个重要基地。然而好景不长,13世纪蒙古铁骑席卷欧亚大陆,巴格达沦陷之后,阿拉伯帝国土崩瓦解,各路军阀混战。

欧洲画家笔下的蒙古军队围攻巴格达

1229年,眼看阿拉伯帝国大厦将倾,也门总督拉素里称王,拉素里王朝建立,持续了长达225年,而有意思的是,这哥们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土库曼人。拉素里王朝是也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曾经从蒙古人手里短暂夺回圣城麦加,不过1258年随着阿拉伯帝国灭亡,拉素里王朝也只能退回也门。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鼎盛时期版图

15世纪之后,来自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土耳其人开始崛起,他们在1453年开始逐渐吞并整个中东世界,并且步步深入北非和东欧。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欧洲传统的地中海航线被阻断,逼得西方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航路开辟。而对于也门而言,它失去了作为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贸易中转站的地位,自此一落千丈。

在抵抗奥斯曼入侵的过程中,也门人民尚武的精神逐渐养成。多年以来的多元文化、贸易交易,还让也门成了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咖啡种植国。著名的摩卡咖啡,就诞生自也门。不过后来由于也门的咖啡豆外流,致使也门失去了咖啡种植业的龙头位置。

摩卡咖啡

时间来到16世纪之后,葡萄牙殖民者最先涉足中东,在阿曼和也门沿海建立了一些据点。但这只是一些初步尝试,1789年之后,英国殖民者来到也门,开启了长达178年的殖民时期。1789年,英国殖民者入侵埃及,迫切想要控制红海航道,于是先占领了一个也门小岛丕林岛。当时的英属印度的大量货物要进入欧洲,必须经过红海。

然而,猖獗的海盗泛滥,英国人每一次都要损失40%左右的财产,这就让英国人难以为继,为此他们就想要占领红海对岸的也门。也门南部的亚丁港是当时英国在红海地区最重要的停靠站,于是1839年,英国殖民者入侵了亚丁,并以此为基地,从1863年到1882年,逐步北上吞并了南也门30多个酋长领地,并组建了亚丁保护国。

英军在亚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英国人趁机策反阿拉伯各大部落,以此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史称“阿拉伯大起义”。1962年,英国人还根据阿拉伯大起义中英国情报官劳伦斯的事迹,拍摄了一部名为《阿拉伯的劳伦斯》的电影。

1962年英国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撤出之后,也门分裂为两部分,北也门独立为也门王国,而在英国控制下的南也门则继续以亚丁保护国的名义接受英国的殖民统治。1934年,北也门同沙特阿拉伯开战,结果兵败如山倒,眼看就要亡国。这个时候,英国人跳了出来。

一战后的也门局势

沙特阿拉伯虽然是中东一霸,但是英国人的面子不能不给,在英国人的斡旋之下,沙特和也门签订了《塔伊夫条约》,也门赔钱了事,沙特随即撤兵,而英国人兵不血刃继续保有南也门的主权。南也门虽然不富裕,但位置好,特别是亚丁港。

也门军队

二战结束之后,美苏崛起,冷战开始,英法旧殖民帝国体系崩塌,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浪潮席卷世界,英国人却依旧死赖着南也门。

英军在亚丁

1952年,埃及爆发军事政变,纳赛尔上台,在他的领导下,埃及不止推翻了国王,而且还在1956年赶走了英法殖民者,夺回了苏伊士运河。这极大鼓舞了阿拉伯世界的民族自信心,于是纳赛尔主义传遍中东。

纳赛尔,埃及总统,因为收复苏伊士运河,被誉为“中东雄狮”

1962年,受到纳赛尔的鼓舞,北也门的军官也发动军事政变,国王流亡沙特阿拉伯,在沙特支持下,杀了回去,但是北也门得到了埃及的支持,菜鸡互啄了一番之后,最终还是共和派赢了,他们推翻了国王,建立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萨拉尔,北也门第一任总统

与此同时,英国控制下的南也门开始了民族解放运动。

当时的南也门分为亚丁殖民地和亚丁保护国两部分,前者由英国人直接管理,类似以前的香港,后者则是由英国人扶持的傀儡酋长管理。当时的亚丁经济发达,是全世界货运量仅次于纽约的第二港口。1964年,苏联扶持南也门民族解放阵线,南也门反英战争爆发,在苏联的大量支持下,南也门游击队越战越勇。

1965年,英国军人在亚丁抓捕游击队

英国人就寻思让也门人自己打自己,就让酋长上位。结果,当时亚丁有大量工人,这些人就立刻高举反殖民反封建的大旗,开始争取民族独立。英国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英国在亚丁打掉了大量军费,得不偿失,终于在1967年,英国正式宣布南也门独立,一个也门,有了两个国家,这也为后来的也门内战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英国人在也门

1970年,南也门易名“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这是中东历史上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南也门全面倒向苏联,在苏联的经济支援下,南也门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当时也有大量工人到也门援助建设。也门的人口也在短短10年内暴涨了7倍,美国为了制衡苏联,便下场扶持北也门。由此,南北也门对峙时期开始,前后长达20年。

南北也门对峙

南也门政变不断,北也门也是政局动荡。两国开始交战,北也门得到了西方世界和阿拉伯联盟的大力支持,而孤军奋战的南也门则靠着苏联的帮助奋战。

可是,随着苏联逐步衰落,1985年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一夜之间风雨飘摇,南也门的局势也开始非常动荡,1986年开始就不断发生政变。事实上,中国在80年代末就在也门有过一次撤侨,当时中国还不够强大,要不是在苏联帮助下,可能一个侨民都撤不回。

也门女星

亲美的北也门,则是另一副样子。1990年,苏东剧变,苏联无力再扶持海外的小弟,极度贫穷的南也门最终选择和北也门议和,1990年南北也门合并,也门共和国成立,由南北领导人联合执政,看似欣欣向荣,实则暗流涌动。

绿色区域为什叶派地区,黄色为逊尼派地区,白色为无人区

统一之后的也门,问题才刚刚开始,长达上百年的分裂加上南北矛盾的激化,由于首都定在北也门的萨那,致使南也门非常不满。谈判桌上谈不拢,最终就是要在战场上见分晓,1994年也门内战爆发,死亡人数超过20万,经济损失高达200亿美元。最终,北也门胜利。

1990年,也门南北领导人会晤,左为南也门最高领导人比德,右为萨利赫

当时的也门总统是萨利赫,他1978年上台,是著名的也门独裁者。他是什叶派,而当时的南也门大多数人口是逊尼派,为此,他大力扶持什叶派武装,其中就有后来的胡塞武装

萨利赫

胡塞武装的创建人胡塞,曾经得到了伊朗的大力支持,历史就是这么诡异,被西方世界大力支持的北也门,同时也被伊朗大力支持,因为那里的主要人口是什叶派。可是胡塞很快就和萨利赫闹掰了,他们以推翻萨利赫政府作为宗旨。

也门统一之后,萨利赫成为整个也门的总统,他任人唯亲、大肆排除异己,在他执政下,也门腐败横行、矛盾严重,1984年也门石油开采之后,绝大部分钱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同时,他甘做西方的鹰犬,他的政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买办政府,长此以往,民怨滔天。

也门人反对萨利赫

为了打压胡塞武装和南也门,萨利赫便全面倒向美国,911事件之后,甚至允许美国在也门设立军事基地。美国每年给他打2500万美元,抱到了美国的大腿,萨利赫在2004年就除掉了胡塞,结果这非但没能打掉胡塞武装,反而让胡塞武装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萨利赫和希拉里

结果,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萨利赫终于被怨声载道的也门百姓推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也门副总统,来自南方的哈迪胜出。此时的也门真的乱成了一锅粥,是全世界最失败的国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当时在也门的十几亿美元投资也都打了水漂。萨利赫不甘心失败,继续纠集了一批人马想要夺权,而极端组织也悄悄进入也门。

哈迪

哈迪是南方人,也是逊尼派,他一掌权,本来人口就不占优势的什叶派立刻受到大力打压。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门各地武装纷纷揭竿而起,特别是什叶派武装,其中胡塞武装最具影响力,他们从山区坐大,还把萨利赫都给铲除了。

2014年,也门内战重启,胡塞武装占领首都萨那。沙特阿拉伯下场支持逊尼派政府,而胡塞武装则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2015年,也门局势进一步恶化,眼看有全面战争的威胁,中国海军第二次也门撤侨,这场也门人的浩劫反倒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团结和强大。

2015年,中国海军临沂号执行也门撤侨任务。

自此,也门内战成为了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博弈。

多年内战打得也门山河飘摇、四方零落,15多万人死亡,330多万人流离失所,2000多万人食不果腹,也门内战已经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连联合国都无计可施。整个国家,一半的人口都在内战中饿死。

今天沙特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就位于和也门交界的西南部,那里的许多人口都是也门跑过去的,因为也门战乱频繁,这些人干脆直接定居沙特阿拉伯了。历史上著名的本·拉登,祖上就是从也门跑到沙特阿拉伯的人。

因此,也门人嗜食一种名为“阿拉伯茶”的树叶,因为它可以提供麻醉效果,如此醉生梦死的国家,看不见任何希望。

也门人喜欢一种名为卡特的植物

如今的也门已经在事实上分裂,看不见任何希望。

也门的孩子们在楼梯上读书

可是未来会如何,那就是也门人自己的历史使命了。

标签: 也门撤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