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管理丨“微庭院”也有“大作为”

杂谈 131 0

“微庭院”也有“大作为”

农村宅基地管理丨“微庭院”也有“大作为”

“这几块地原来一直是空着的,撒上种子种上菜之后,自己吃不完,还可以拿到街上出售。”6月2日,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与儿街镇凡冲村村民方东东说。

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游客对当地种植的土菜、养殖的土鸡等“土货”格外感兴趣,往往“一土难求”。该镇按照“因户施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着力引导村民利用闲置空地以及房前屋后的零星地块发展庭院经济,盘活闲置资源,激发内生动力。

“既绿了庭院,又美了村庄;既活了资源,又富了口袋,同时也扮靓了生活。”该镇党委书记杨毅说。鼓励特色种植养殖。镇村干部和技术员上门指导、动员群众合理布局庭院生活区与种植区,重点发展茶叶、蔬果等特色作物,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食用菌等经济作物;鼓励农户根据自身实际,利用自家院落进行土鸡、土猪、土鸭等家禽家畜养殖,从事手工锅巴、蒿子粑粑、蚕丝被、香囊、香包等食品、手工艺品加工,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该镇大力提倡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等农文旅融合产业,引导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开设网店、电商销售点、直播带货点、快递代办点等,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便利服务。将搞活庭院经济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村民在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等处种植花卉、树木,开展绿化美化净化靓化行动。

“下一步,我们将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强村富民的切入口之一,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让方寸之地结出增收致富果、开出美丽幸福花,为乡村振兴赋能。”杨毅说。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供稿: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

标签: 农村宅基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