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获消薄类县(市)优秀等次背后:全面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行业 133 0

近日,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出炉,其中,汕尾陆河县获评消薄类县(市)优秀等次。

2023年以来,陆河县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制定任务、责任、项目“三张清单”,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2023年生产总值145.75亿元,同比增长8.7%。

陆河获消薄类县(市)优秀等次背后:全面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抓产业,消薄长肉强筋骨

去年以来,陆河县激发奋勇争先的士气,攻坚解决县域产业基础薄弱难题。

该县强化平台引领,推动陆河高新区扩园提质增效,把园区“搬”到县城和典型镇,建设镇村小微产业园,打造“1+N”产业平台。

陆河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打造富有特色的‘产业新园’目标,我们扎实推进产业经济建设,奋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陆河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主阵地、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力军。”

同时,陆河强化产业链招商,实行领导包干服务产业项目,陆河比亚迪产值破百亿元并增投新项目,中奕环保投产后追加二、三期投资,全球领先的注塑机生产企业震雄、投资近9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等大项目正式动工,全年引进项目36个、到位投资46亿元。

当地坚持大小产业一起抓,推进产业进乡村,引进富民兴村产业项目439个,解决“家门口”就业7000多人。2023年,陆河县域经济总量在全省进位9名、消薄赛道挺进前5。

优生态,提升环境塑优势

去年以来,陆河县坚持打环境牌、吃生态饭,在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寻找出路。

例如陆河县扎实做好“生态+”“绿美+”文章,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2023年11月24日,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平台上,陆河县7个镇37个村林业碳普惠项目完成竞价交易,最终成交价63.61元/吨,售出了11.51万吨的碳减排量,创造了732.15万元的无污染经济收入。

这意味着陆河这些村凭借着已有的生态林优势,“卖空气”赚了大钱。这也是广东省内以县为单位组团参与完成交易的首笔碳普惠项目。

该县实现了生态价值转化经济价值的新突破,开启了碳汇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同时,陆河县厚植绿美底色,完善绿美地图、工作机制、保障措施“三件套”,在“四旁”“五边”新植乔木16万棵,打造绿美碧带、绿美公路60公里,发动绿美捐资近4000万元,创新清明节“树苗换火苗”,连续三年零山火。

陆河还巩固人居环境,突出抓好垃圾污水处理。例如该县推进“垃圾桶退出”行动,逐步铺开生活垃圾摇铃收集,农村污水治理率提升至75.2%;“连带成片”提升镇村风貌,做好规划、建设、管控三篇文章,推动“世外梅园”“河西走廊”2个示范片区建设,让镇镇景不同,四季有去处;打造和美乡村广东样板,推动希尔顿、洲际等星级酒店和华发精品民宿落地陆河。

推改革,聚力释放新动能

去年以来,陆河县统筹各类资源,精准释放发展动能。

该县向改革借力,紧盯财源做“加减”创新,规范工程余渣处置、加强项目过程审计,节支增收近3亿元;推进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将工程审批环节从24个压缩到6个,实现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赋能乡村发展,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31.2%。

乘着机制优化的东风,陆河抢抓省市下沉的政策、资源,干成一批利好发展、惠及群众的实事。

例如当地集中要素啃下殡仪馆、陆河大道北延工程等“硬骨头”,解决民生难题;用好深圳坪山、中铁、高校、乡贤等力量,落实帮扶资金近1.3亿元、建设项目74个;做深做实基层党建“336”工作法,激发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的主动性,形成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南方+记者 汪旭莹

【作者】 汪旭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 陆河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