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何碧玉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为何

知识 165 0

阅读正文前,诚邀各位老师点击上方"关注",以便为您推荐更为优质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14岁上清华,24岁成美国博士,何碧玉扬言住下水道也不回国,为何

“我情愿在美国住下水道,也不回中国。”

说出这话的是曾经的高考状元何碧玉,她14岁参加高考就考出了750分的满分成绩,创造了“最小年龄”和“最高分数”两项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外媒还曾因何碧玉的这段发言多加嘲讽,“别白费力了,中国每年培养的大学生全都送到美国了,中国留不住优秀的人才。”

何碧玉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曾经的天才少女如今怎么样了?

14岁考上清华的天才少女

何碧玉出生于河南新乡,父母是知识分子,都在华北石油地质局工作,家里经济条件很好,给何碧玉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何碧玉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智商,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何碧玉听一遍就会了,每年学期初老师还没讲几节课,何碧玉就已经把一整本书都学完了。

老师观察到何碧玉异于常人的地方,为了不耽误了这棵好苗子,他联系了何碧玉的父母,建议让何碧玉进入天才少年班学习。

这个班可以说集结了整个河南省智商最高的少年,全省仅招生30人,在那里何碧玉能接受更符合她学习能力的教育。

在征得了何碧玉父母的同意之后,老师给何碧玉办理了入班手续,何碧玉也就此开始了她传奇的学习生涯。

刚刚进入少年班的何碧玉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即使在一众天才之中她也显得出类拔萃。

何碧玉的同学称,“跟她同班很恐怖,不管多难的问题,何碧玉学起来都像1+1那样简单。”

何碧玉不仅聪明还十分努力,天生就是学习的好苗子,仅用4年时间就学完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父母让何碧玉参加了高考,高考前夕,何碧玉在床帏上写下自己的志向,“清华,志在必得。”

虽然知道何碧玉的成绩很优秀,但父母对她最高的期待也只是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他们没想到女儿会创造历史。

成绩出来了,年仅14岁的何碧玉考了750分,这是高考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满分成绩。

这个成绩可以称得上“传奇”,要知道数学和物理等客观题要拿到满分虽然很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每年理综和数学满分的大有人在。

但语文和英语都包含了作文和阅读等主观题,没有完全的标准答案,除非考生文采斐然获得了阅卷老师的一致认可,得满分的机率微乎其微。

何碧玉能够拿到满分,可以称得上是文理科全才了。

曾经有人调查了各种资料和数据做过一个天才排行榜,何碧玉的名字排在第三名,而排在何碧玉之下的是智商高达170的邓菲斯。

要知道爱因斯坦的智商也不过169,也就是说,按照智商数值来说何碧玉甚至高于爱因斯坦。

一时之间,何碧玉的名字变得炙手可热,全国各大顶尖学府都向何碧玉抛出了橄榄枝,清华更是提出,可以为何碧玉提供全额奖学金。

并且清华考虑到何碧玉年龄尚小,甚至表示,可以在学校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给予她特殊照顾。

何碧玉就这样在14岁的年纪考入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之一:清华大学。而这仅仅是她传奇学习生涯的开始。

赴美留学,拒不回国

入学之后,何碧玉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四年时间的学习,她的能力更上一层楼,在临近毕业时,她获得了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公派留学的机会,此时的何碧玉也不过18岁。

虽然父母舍不得何碧玉,但是考虑到女儿的前途,他们还是放手了。

何碧玉学的是生物科技,在这个领域,美国无疑拥有很高的话语权,在他们看来,去外国研学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和实践机会。

所以,父母最终还是送何碧玉登上了远赴美国的飞机。临行前,父母千叮嘱万嘱咐让何碧玉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并希望她将来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何碧玉的智力是上天的礼物,但是她能够有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培养。如今能够前往外国接触更先进的知识,也是因为背后有国家的公费支持和渠道。

何碧玉就这样踏上了前往美国的道路,她仅用五年时间就取得了博士学位,此时的她年仅24岁。

对比同龄人,何碧玉已经在学术的道路上达到了许多人可望不可及的高峰。

但是,或许是因为学业繁忙,又或许是因为美国的学术资源太过吸引人,总之在何碧玉赴外留学的五年期间她没回过一次家。

每每父母向女儿传达自己的想念之情时,何碧玉总是推脱说课业繁忙,等到毕业时再回国跟父母团圆。

一直盼望何碧玉能够学成归来的父母,在何碧玉博士毕业后又一次询问她,何时回国为国效力,何碧玉的清华老师也邀请她回校任教,可何碧玉拒绝了。

这一次,她的理由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留在美国可以更快的增长经验。美国在神经科学领域是全世界的领头人,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动态。

并且她也更喜欢美国的学术环境,相较国内来说,可以更好地专注于科学研究。“国内搞科研容易受干扰,相比之下美国会好一点。”

何碧玉自小就非常有主见,如今年龄渐长意志也愈加坚定,父母深知无法改变她的看法,只能暂时作罢,只是还是会时不时叮嘱她,“你是中国培养的人才,早晚要回到祖国,回报祖国才对。”

何碧玉一开始总是敷衍,但时间一久她也开始对这样的论调感到厌烦,情急之下便说出了文章开头那句话:“我就是在美国流浪街头,也不会回去的。”

这句话让父母伤透了心,也让一直以来对何碧玉寄予厚望的师长感到失望。

不管何碧玉的父母和老师是怎么想的,何碧玉在美国可谓如鱼得水,毕业之后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

美国企业给何碧玉开出了每年100万的高昂薪资,为她免费提供豪华的住宅和座驾。

2016年纽约大学聘请何碧玉做教授助理,还主动提出要给何碧玉发放绿卡。何碧玉出于各方面的考量,最终选择留在美国。

虽然她至今没有更换自己的国籍,但是她已然在美国安居乐业了。

进入纽约大学后的何碧玉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不断探索科学前沿,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布科研论文上百篇,她的研究对于大脑神经活动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何碧玉选择毕业后为美国效力的行为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网友的关注点不尽相同。

网友议论

有的人认为何碧玉的行为无异于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花着国家的钱去外留学,最后却不愿意报效国家。

也有网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国的科研环境留不住人才。

人才的选择

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已经成为美国目前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

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华裔科学家加入美国国籍,细究根源,无非是美国能够为这些华裔人才提供优厚的条件。

此外,也是由于美国的科研界更偏向于以利益为导向,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拿着科研结果换取名声地位和金钱,人事关系相较国内更简单些。

这两个条件加在一起,不断为美国吸引了想要追求金钱、地位的人才和追求极致科研环境的人才,这的确令人唏嘘。

不过,面对同样的优厚条件,跟何碧玉的人生经历极其相似的著名科学家颜宁,就做出了跟何碧玉截然不同的选择。

颜宁

颜宁跟何碧玉是清华校友,也从事生物科学研究,不满三十岁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还曾经是清华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后来同样前往美国留学交流,还成为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但在美国获得院士称号的颜宁,最终选择带领自己的团队回到祖国。

前有钱学森,后有颜宁。我们的国家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繁荣昌盛,总有一些像他们一样的科学家能放下私利,抱着一颗拳拳爱国心,回国奉献,让人钦佩也让人思考。

如今,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越来越有话语权,各方面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却出现了大量人才流失的情况,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钱学森年轻时

何碧玉追求高昂的年薪和优渥的生活待遇自然无可厚非,但是国家派遣优秀学生赴外公费留学,并不是为了向外国输送人才。科学无边界,科学家却有国籍。

据统计,中国拥有39所985大学,但留在美国的人数高达20万之多,平均分一下,大概每个学校有5000多人在毕业后选择前往美国深造或工作。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美国的四大科学院里,有上百个华人院士。连清华教授都调侃:“清北成了‘留美预备班’了。”

不过,如今我国也已经对各领域的科研人才提出了更加优厚的待遇和条件,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心念祖国的人才会选择回国效力。

您怎么看待何碧玉的选择?如果让您来选,您会在美国还是回国呢?

一起来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吧,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和免费的"",成为我的铁粉,这样您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全文完-

标签: 何碧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关于本站

青果号是专业的知识问答服务平台,致力于帮助用户解答科普问题。
Copyright © 2024 青果号 版权所有京ICP备10036360号-1

联系我们

合作或咨询可通过如下方式:

QQ:888888

微博:weibo.com/xxx

微信:vvvxxx

关注我们

青果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