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了什么」县与县之间的关系

知识 143 0

根据相关统计,截止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

省级行政区:34个(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

「做对了什么」县与县之间的关系

地级行政区:333个;

县级行政区:2846个

乡镇行政区:38734个;

村级行政区:691510个。

从上面的表述可以看出,县级行政区处于中间位置,向上连接着地级省级,向下深入到乡镇村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一个体量庞大人口巨量的国家而言,县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经常讲的,天高皇帝远和政令不出啥的,都指的是无法做到上情下达的意思。也就是说,政令经过传导,到了末梢可能根本就不是政令的初衷了。那么要使得来自高层的决策和政令能够上情下达,县级行政单位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对中央而言,省级也就是34个,地级也就333个,合计367个,还是能够统筹认识得到的。但对于2846个县级行政单位而言,就无法都顾及了。更不要提38000多个乡镇和69万多个村庄了。

政令的上情下达很重要,民情的下情上传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民情得到上传,才能做出合适的政令予以下达。这个时候,县级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县级靠近乡镇村庄,接地气才能把下情更好更准确地上传给最高决策层,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一句话,县级行政单位在中国的行政决策层次里,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于下情上传和上情下达,是中国这样的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巨量、区域差异巨大的国家中最为重要作用的行政单位,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中间枢纽。平均而言,每个县级行政单位承担着约14个乡镇级单位和240个村级单位;每个县级行政单位平均人口大约有50万人口。

从平均数而言,每个省级行政区大约要管辖七八十个县级行政区,你想想对于一个省级行政长官而言,也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就是一个地级行政区领导也要管辖八九个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管理好一个省级行政区,不仅仅是要自己管理的省跟其他的省相比不落后,还要省域范围内各个县发展的都不错,那么这个省级的行政长官才能走向更高的位置。

而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内,各个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是互相竞争的关系,是做得好能够得到更多省级单位“划拨”更多资源的关系,是其行政长官前程和前途如何的关系,是中国民间对“父母官”评价褒贬的关系……正像文一在其《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1]一书中提到的“任何政府官员如不能找到为当地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方式将会被认为不合格而遭到淘汰”。也就是说,一个县级的“父母官”,如果没有能耐使得地方百姓得到经济发展的财富,那么他就是不称职的不合格的,是要被淘汰的,也就是不能得到升迁。

在张五常(1935年出生于香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看来,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一个庞大的合约组织。中国地区竞争的特点是县(县、区、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下同)之间的竞争,并且正因为如此,才带动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其著作《中国的经济制度》[2](成书于2007年8月)一书,对此有非常详细的说明,值得一读。

大约2003年的时候,几位熟知中国的朋友向我投诉国家的多种不是。我回应:不要告诉我什么不对。我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写一本厚厚的批评中国的书。然而,在有那么多的不利的困境下,中国的高速增长持续了那么久,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尤其是,不要重复某些人相信的:贪污对经济发展有利。朱镕基的肃贪行动早就把这个假说推翻了。中国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才产生了我们见到的经济奇迹。那是什么呢?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我用一个比喻对这些朋友解释困扰了我好几年的问题。一个跳高的人,专家认为不懂得跳。他走得蹒跚,姿势拙劣。但他能跳八英尺高,是世界纪录。这个人一定是做了些很对的事,比所有以前跳高的做得更对。那是什么?在不同的内容上,这就是中国的问题。


[1]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文一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 《中国的经济制度》,张五常 著,中信出版社。

标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