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之皇城相府

知识 207 0

位于晋城市阳城县的皇城相府,是辅佐康熙达半个世纪的名相陈廷敬的故居。陈老先生曾是康熙的老师,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

不过皇城相府并非陈老先生所建,而是陈家在明清两朝逐步建造起来的。陈氏家族早就是书香门第,明清朝陈氏家族出过41位监贡生、19位举人,38人为官,其中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乾隆皇帝曾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予以褒奖,陈氏家族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山西游之皇城相府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御书楼,楼上供奉着康熙皇帝亲笔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

往里则是皇城相府的正门——中道庄城门,此城门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

进入城门,是刻着陈氏家族荣耀子孙的牌坊。

第一个建筑群就是大学士第,是陈廷敬的府邸,也称相府院。康熙皇帝巡视时曾在这里的后院居住过,也称康熙行宫。

院中的砖雕、木雕极为丰富,且保存完好,每一幅都有传统的寓意。

然后我们进入内城门“斗筑可居”,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取“小小斗筑,足可容膝”之意。这里依山而建,层楼叠院,是集明代民居和城防工事于一体的城堡式建筑。

要观皇城相府建筑全貌,最方便的方式是登上城墙。

院中最醒目的建筑自然是7层楼高的“河山楼”,这是明崇祯五年(1632)为避战乱而建。其中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防御姿态明显。

在这个庞大、繁复的建筑群中行走,随处都是精雕细刻,满布典雅高贵之气,不过很容易迷路的。

我们特意去了中华字典博物馆,中国官方编纂的《康熙字典》是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标志着中国字典编纂的真正成熟,陈廷敬和张玉书共同负责这项伟大的工程。


出相府大门后再回望,愈感城墙高大威武。我想城墙这高度也许是立为相府后加高的,毕竟古人很讲究等级和规制。

离皇城相府不远,有郭峪古城,不过听说重建的比较多,我就没有进去。

路边还有一些保留下来的旧民居,但并未开放。

标签: 皇城相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