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不良人、不良帅是做什么的,后来为何消失?

知识 120 0

唐代时期,不良人是负责侦缉和逮捕工作的差使,他们的职位称为“不良”或“不良人”,其领导者被称为“不良帅”。

清代梁章钜在《称谓录》中引用了《说铃续》的话:“唐代称负责办案的番役为不良人,有统领不良人的官吏,相当于汉代的大谁何。”

唐代的不良人、不良帅是做什么的,后来为何消失?

那么,唐代的不良人和不良帅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呢?后来为何消失?

根据江蓝生和曹广顺的《唐五代语言词典》中的条目,“不良”一词指的是唐代官府征召有犯罪记录的人担任侦缉和逮捕的小吏,俗称为“不良脊烂”,而统领这些人的官吏称为“不良帅”。

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道:“李司徒勉担任开封知县尉负责捕贼。当时有人试图对付他的严厉和果断,暗中贿赂他,试图影响他的决策。”

张鷟在《朝野佥载》卷五中写道:“有奏报称,长安和万年派不良脊烂去捉贼,三天三夜了还没有成功。不良主帅魏昶提出了一个策略,从人家的奴仆中挑选出三个年轻而正直的人,用布衣蒙住他们的头,然后带到卫队那里。”

根据梁章钜在《称谓录》中引用《说铃续》的话,“番役”在唐代被称为不良人,由此可以推断,这些负责侦缉和逮捕工作的小吏应该被称为“不良”或“不良人”。

在《旧唐书·杨慎矜传》中记载道:“卢铉先命令收押了太府少卿张瑄,将其囚禁在会昌驿,并对他进行推问,但瑄拒绝回答。铉无数次拷问仍然无法得到结果,于是命令不良人用手力扭断瑄的脚,用木制器具压迫他的脚趾。”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中写道:“如果遇到不良人,他们的超人力量怎么抵挡得了呢?”

《汉语大词典》收录的“捉不良”和《唐五代语言研究》收录的“不良脊烂”均为错误,这是对词语的错误解释。而《唐五代语言研究》认为,“不良”是指被征用且有犯罪记录的人,这种解释无法从文献中得到证明。

那么,为什么后来不良人消失了呢?

在古代,“官”是指高等级的人,他们担任人民服务的职位,而“吏”则是普通百姓,虽然在官府里从事执法工作,但在古代严格的社会结构中,吏仍然被视为地位较低的人。大唐时期的不良人就属于吏的范畴,他们平时帮助官府进行一些执法工作,特殊时期听从皇帝的命令行事。

随着朝代的更替,不良人自然而然地消失了。然而,这种职位并没有完全被废除,在后来的朝代中仍存在类似的组织,只是名称发生了变化而已!

标签: 不良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