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一部不该被忽略的好剧

热点 145 0

注意:本文有严重剧透

5月下旬的剧集市场《庆余年2》一家独大。这带来两方面效应,一是让同档期的其他烂剧现出原型,比如有些播出前宣传得轰轰烈烈的S+大剧彻底扑街;另一个效应是,有些质感确实不错、但类型相对冷门小众、宣发不足的作品被观众忽略了。

《天行健》:一部不该被忽略的好剧

楼健、卫立洲执导,白一骢编剧,秦俊杰、刘宇宁、黄梦莹等人领衔主演的年代传奇剧《天行健》,属于此类别。

《天行健》海报

《天行健》2022年开机并杀青,2023年6月发过预告,之后就是今年5月8日空降播出,在宣发上“先天不足”;同为男频剧的《庆余年2》播出后,更是吸引绝大多数目光和讨论度。《天行健》播出效果不尽如人意。

不过,大多数看过此剧的观众都被剧情吸引,也不吝给出好评。冷门归冷门,《天行健》确是好剧。

《天行健》播得平淡,除宣发、档期等因素外,与该剧年代传奇剧的类型亦相关。应该承认,年代传奇剧不是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受欢迎的剧集类型。虽然新世纪初,传奇剧一度风头无二,诸如《大清药王》《大染坊》《血色残阳》《乔家大院》《范府大院》《中国往事》《大瓷商》等等;但这些年播出的一些同类型剧集,效果惨淡,比如陈凯歌监制的首部网剧《民初奇人传》,以及改编自热门网文IP的《五行世家》,几乎均查无此剧。

该怎么判定传奇剧?

传奇剧的第一大特征,是聚焦“奇人奇事”。

“奇人”,通常指那些拥有特殊才能、独特性格或者身世背景的人物,比如身怀绝技的江湖侠客,行走于乱世之中行侠仗义,或是拥有现代知识与观念,敢于挑战旧俗的新派人士。

“奇事”往往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比如未解之谜、超自然现象、或者是围绕历史重大转折点的复杂阴谋等。

本剧编剧兼制作人白一骢此前曾以编剧或制作人的身份参与《鬼吹灯精绝古城》《盗墓笔记》《黄金瞳》《沙海》《老九门》《终极笔记》等“盗墓”题材的剧作,写起《天行健》的“奇事”驾轻就熟,只是变成了“寻宝”。

故事开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前的几个月,皇宫里的一张藏宝图失窃,引发各方势力对于传说中的“净坛密藏”的追寻,它们派出种种“奇人”寻宝。

曾经的御前带刀侍卫穆青,外号“门三刀”(秦俊杰 饰),代表的是清廷的势力,既要揪出试图造反的势力,也要寻回宝藏。

“门三刀”(秦俊杰 饰)

江湖门派“融天岭”掌门人卓不凡(刘宇宁 饰)也想获取宝藏中的武林秘籍,以光复门派。

卓不凡(刘宇宁 饰)

因废除科举弃笔从戎的县衙捕快王地保(庞瀚辰 饰)为了破案,意外裹挟其中。

王地保(庞瀚辰 饰)

三个男主角背后还隐藏着不同势力的角力。

门三刀背后是以同盟会为代表的革命派。革命派希望争取门三刀,将宝藏用作革命资金——事实上,这也是宝藏的原初用意。

革命党人努力争取门三刀

卓不凡与清廷的另一股落后的反动势力淇亲王(刘佩琦 饰)达成合作。淇亲王寄望于获取宝藏,用以造反。

淇亲王(刘佩琦 饰)虽企图造反,但他本质上仍是守旧势力

王地保背后也有两股势力。一股是北洋军阀,大难不死的王地保摇身一变成为北洋军官,北洋军阀觊觎宝藏;另外一股势力是贪得无厌的日本侵略者,王地保的亲密恋人其实是日本人派出的间谍……

经由夺宝,《天行健》将清廷的不同势力(内务府、曾经的维新派、造反派、愚忠的朝廷小捕快)、边缘江湖武林门派、革命者以及外国列强全部牵涉其中,将清末、年代、宫廷、寻宝、武侠、革命等元素一网打尽,着实是“无奇不传”。

《天行健》亦符合年代传奇剧的第二大特征:历史感与传奇性/通俗性并存。

传奇剧的情节再“神乎其神”,也不是架空剧,而是建立在真实历史事件或人物之上,这种依托使得故事具备强烈的历史代入感和文化认同感。《天行健》以1911年为背景,显然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不仅仅是要讲述奇人奇事,也试图重现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与民族觉醒。

传奇剧又不是历史剧,它虽以真实历史背景为依托,但不拘泥于史实,而是大胆融入虚构情节与人物,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富有想象力的故事线,平衡历史的真实感与通俗文化的娱乐性,既让观众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邃,又满足大众对于故事性和娱乐性的追求。这才有了《天行健》中牵动清末各方政治势力的寻宝。

年代传奇剧往往为人所忽略的第三个特点是,家国天下/家国情怀是它们的共同的价值基点。

《大宅门》海报

以《大宅门》为代表的清末民初家族传奇剧,昔日我们更多为传奇的故事所吸引,事实上,这些剧集中几乎都有革命党的角色,大家族也基本会在保家卫国的浪潮中转型为进步的力量;将个体的、家族的命运与整个民族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是家族传奇剧的普遍特征。

《天行健》也不例外。寻宝的外壳之下,它探讨的是清朝末年进步势力在挫败与迷惘中寻求方向、建立信仰的历程。

很多原本对传奇剧不太熟悉或兴趣不大的观众入坑《天行健》,是因为《天行健》是这些年来少有的、真正张扬传奇剧魅力的剧集。

制作层面上,楼健(《御赐小仵作》)、卫立洲(《终极笔记》)光影调度讲究,剪辑指导路迪(《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让叙事高效紧凑,美术指导刘勇奇(《三体》)让剧作拥有真切的历史氛围……剧作肉眼可见是用心制作的产物。

《民初奇人传》海报

内容层面上,传奇剧的“奇人奇事”天然带有通俗基因,但《民初奇人传》或《五行世家》类似的作品也特别“奇”,怎么口碑那么差?究根结底,传奇剧的情节虽然离奇,但再离奇、再不可思议的情节也要遵循内在的逻辑性,也应基于某种合理的基础或设定,让观众在惊讶之余也能接受并信服。这就对叙事逻辑提出很高的要求,编剧需精心铺设线索,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避免频繁出现突兀或无解的漏洞,否则就不是传奇而是胡编乱造。

《天行健》的剧情主线围绕寻宝展开,剧集就像“公路剧”,主人公们一路为寻宝辗转北京、天津、上海、山西、福建等地;寻宝路程中不断揭开各种悬念,比如开启“净坛秘藏”必须集合南少林寺戒律院、达摩院、般若堂、菩提院四位首座的封印,封印由首座传给四大传人,那么谁是四大传人?封印又以何种形式留给四大传人?剧情发展环环相扣,前因后果清晰明了,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决定都有其合理的动机和后续影响。

通过精心布局的悬念、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的揭秘、高潮迭起的故事推进,《天行健》持续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剧情能够带着观众走,让入戏的观众欲罢不能,这是大本事。

《天行健》又不只有通俗性,它具备深厚的历史感和家国情怀。这主要通过男主角门三刀的成长线来体现。

门三刀曾是一名维新派,足见他的勇气与远见。然而,“戊戌变法”仅仅进行103天就失败了。光绪帝被软禁,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被处决。门三刀也为此入狱十二年。

出狱后的门三刀,仍深深效忠于清廷。虽然他惋惜于变法的失败,痛心于国家的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但他并未有过颠覆清廷的想法。这与他从小到大受过的教育相关,也与他所处的阶层相关。门三刀出身镶黄旗,这一旗籍在清朝属于上三旗之首,直接隶属于皇帝,他“天然”代表着统治阶级的身份和立场。

当门三刀到民间调查和寻宝时,他多少带有高高在上的身份优越感,在面向地位比他高的人时也习惯性地跪拜,封建等级观念深入人心。

门三刀起初无法理解革命,因为做不到“革自己的命”

无疑,门三刀的成长构成《天行健》的另一剧情主线——他如何从皇权的拥护者,一步步转变为革自己命的革命党人。

这是剧集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天行健》有着巧妙的情节设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门三刀发生转变的几个关键节点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门三刀对恩师真实身份和志向的发现——恩师原来是清廷的反对者和革命的支持者,这让门三刀困惑。

门三刀在师傅墓前喃喃独白

一个是,门三刀在民间行走时,对外国人侵门踏户的愤慨,以及对人间疾苦的真正发现——这让门三刀痛心痛苦。这样的清廷就是自己所要效忠的吗?门三刀产生身份认同危机。

门三刀的自我认同危机,也是他重要的转折点

再一个是同盟党人对门三刀的反复劝说。门三刀从否定、嘲讽、质疑,到观望、好奇、动摇。

门三刀最终决定加入,是受到同阶层的人的触动。他的一生所爱、大清格格乌兰珊(黄梦莹 饰),竟然也是同盟党人,她超越自身阶层的一己之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与爱人同行,门三刀再无后顾之忧,他真正地脱胎换骨。

乌兰珊(黄梦莹 饰)

门三刀这个角色的立住,离不开秦俊杰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与精湛演绎。他将门三刀内心的纠结、挣扎与释放演绎得细腻真切,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角色的逐渐蜕变。

秦俊杰真的演活了门三刀这个角色

门三刀的成长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突破,也是主题和价值观升华。门三刀的成长轨迹象征着在乱世中,个人如何在逆境中超越私欲、寻找自我价值,最终为了民族大义与国家未来挺身而出。

《天行健》的群像刻画亦相当出众,尤其是卓不凡和王地保不同的命运走向,更是让观众窥见大历史下个人命运的脆弱。动荡时局中,普通百姓是最直接承受社会动荡后果的群体,他们的命运如同浮萍般随波逐流,即便有心改变,也常常因视野和资源有限、权力微薄而无能为力。观众不难从小人物的遭遇看到自身的影子,即便所处时代不同,但面对历史与命运的无力感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

王地保(庞瀚辰 饰)守着他的大清律例执迷不悟,可悲可怜

《天行健》结局虽悲观,却有着悲剧的崇高感。尽管门三刀、卓不凡等人最终未能得偿所愿,但他们对抗命运、追求理想的过程,展现人性不屈不挠的一面,亦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即使是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体的努力与选择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剧集具备悲剧的崇高感

由传奇抵达历史、在人性光辉中追索信仰,这是《天行健》留给我们的余味。《天行健》是不该被忽略的好剧,希望它能拥有出色的长尾效应,让更多观众看到它。

标签: 天行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